在美國駐華大使館昨天(10日)發(fā)布的一條微博下面,有網友這樣評論道。
截至小銳發(fā)稿時,這條微博的評論與轉發(fā)量都已達到近5000,網友們“花式怒懟”,評論區(qū)堪稱“大型翻車現場”。
“只有賣保健品的才會這樣干”
這條發(fā)布于昨天下午13:47分的微博,包括標點符號在內,只有50余字。
寥寥的內容后面,鏈接的是一份報告,其始作俑者,則是一個名為“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智庫。
報告以“中國‘一帶一路’鑒評”為題,稱考察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1個在建工程,列出了多個考察指標,看起來很專業(yè)的樣子。
為了增加“說服力”,還以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友支持的在瓦努阿圖建設的港口工程為例,與中國企業(yè)在瓦努阿圖承建的港口等其他項目作對比。
但這種看上去的“客觀”,最終被一張圖片“破功”。
對,就是上面這張圖。
它以直觀方式展示了作為考察對象的11個工程以及對每個工程的7個考察維度,并用和×兩種符號表明態(tài)度。
可以看到,有中國參與的工程或是被打×,或是空白,沒有一個。而由美國盟友參與的項目則截然相反——全是。
也許是怕網友們看不清楚,美國大使館還“貼心”地將最后一排用醒目的綠色方框標了出來。
正是這赤裸裸的“雙重標準”,讓網友們看不下去了:
當大多數網友的注意力都被那一排夸張的“綠勾”吸引過去時,還有人注意到,被報告拿來做“范例”的瓦努阿圖維拉港碼頭工程看起來有點“眼熟”。
要知道,一直以來,澳大利亞等國在瓦努阿圖維拉港的援建項目正是因為工程質量“渣”而出名的。
去年1月,《澳大利亞人報》披露,主要由澳政府出資的維拉港城市發(fā)展項目不僅工期大大延長,而且預算嚴重超支、工程質量也不達標,在瓦努阿圖已淪為笑柄。
報道當時介紹稱,該工程由澳大利亞出資3100萬澳元,瓦努阿圖向亞洲開發(fā)銀行貸款500萬澳元共同開發(fā),于2013年2月啟動,原計劃到2017年5月完工。
但直到2018年1月,該工程依然未達到竣工要求——這還是在工程量已經被削減了一半的情況下。
失望至極的瓦努阿圖人,面對雜亂無章的施工現場,給這項工程貼上了“荒謬”和“錯誤鬧劇”的標簽。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這項工程唯一一段高標準建成的海濱道路,是由一家作為澳大利亞建筑公司分包商的中國企業(yè)完成的。
而同樣是中國援助的瓦努阿圖另外一個項目,盧甘維爾碼頭改擴建工程雖然在報告中被打了好幾個叉,但在現實中卻廣受好評。
2017年8月19日瓦總理薩爾維出席竣工儀式時,還對中國政府和人民對瓦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了感謝,并認為盧甘維爾碼頭必將為瓦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貢獻。
事實上,報告中類似的失實案例不僅僅限于瓦努阿圖。
再以巴基斯坦煤電廠項目為例——該報告在“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一欄給項目打了叉。但小銳查閱資料卻發(fā)現,由中國企業(yè)承建的薩希瓦爾煤電項目,曾獲得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電力發(fā)展委員會授予的“綠色環(huán)保貢獻獎”等7項榮譽。
國外網友:“在他們眼中,任何來自中國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先入為主、事實錯誤、明顯偏見……很多人大概會好奇:炮制出這么一份黑白顛倒報告的“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到底是個什么機構?
小銳查閱了解到,“新美國安全中心”由美國前政府官員在2007年創(chuàng)立,坐落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qū)。該中心主要關注美國的國家安全,其主張多為通過增強美國軍事實力以應對傳統(tǒng)安全和非傳統(tǒng)安全領域的挑戰(zhàn)。
從成立初期,CNAS便以保守色彩和強硬立場而著稱。曾有國內研究者指出,“該智庫的研究傾向保守,對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持較為明顯的防范和警惕態(tài)度!
實際上,該中心創(chuàng)始人、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曾公開表示:“(捐助者的指令)就是你的目標,現在就去做分析!
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一長串CNAS捐贈者中,美國政府的名字赫然在列。
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文開頭提到的報告背后的那些“貓膩”,也就不難解釋了。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微博公布這份報告的同時,美國大使館還在其國外社交媒體賬號上進行了同步發(fā)布,結果,這份有失公允的研究報告,連外國網友都看不下去,他們將美國大使館諷為“酸檸檬”:
“美方某些人不要高估自己造謠的能力,也不要低估別人的判斷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