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2日19:45分,歐洲央行理事會做出貨幣政策決定,下調10個基點至-0.50%,并決定從11月1日起,根據理事會的資產購買方案(APP),將重新量化寬松,每月凈買入相關資產的費用為200億歐元。歐洲股市一度應聲直線拉升,之后有所回落。
在歐元區(qū)降息之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火速炮轟美聯儲,而在此前的11日,“老爺子”建議美聯儲降利率降至0。接下來,就是美聯儲的表演時間了。北京時間9月18日到9月19日美聯儲將召開FOMC會議并公布利率決議及政策聲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卻曾多次表示,造成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并非美聯儲的利率政策,而是全球不明朗的貿易前景。
歐洲降息,人民幣暴漲!離岸人民幣一度飆升500多點。這里面的邏輯可能還是源于特朗普的推特,他在指責美聯儲之后,美元快速跳水,加上歐元殺跌,相對應地,人民幣離岸匯率快速拉升。
受此影響,A50期貨一度直線拉漲。
在9月12日歐洲央行的議息會議上,歐洲央行理事會作出以下貨幣政策決定:
存款工具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0.50%。主要再融資業(yè)務的利率和邊際貸款工具的利率將維持在目前分別為0.00%和0.25%的水平不變。理事會預計,歐洲央行的關鍵利率將維持在目前或較低水平,直到其通脹前景出現強勁預期,并能足夠接近但低于2%的水平。
從11月1日起,根據理事會的資產購買計劃(APP),將重新啟動相關資產的凈購買行動,每月費用為200億歐元。理事會表示,如有必要,將增強貨幣政策利率的寬松影響,并在歐洲央行開始提高關鍵利率前不久結束量化寬松。
根據歐洲央行的資產購買計劃,在任何情況下,只要有必要,將全力保持有利的流動性條件和充足的貨幣寬松。
將改變長期再融資業(yè)務(TLTRO III)的方式,以保持有利的銀行貸款條件,確保貨幣政策的順利傳遞,并進一步支持寬松的貨幣政策的立場。每項操作的利率,現在將設定為歐元系統主要再融資業(yè)務,在各自TLTRO期間所應用的平均利率水平。對于符合條件的凈貸款超過基準的銀行,TLTRO III業(yè)務所適用的利率將較低,且可低至dep的平均利率。
歐洲央行還下調今明兩年經濟增速預期,將2019年增速預期從1.2%下調至1.1%,2020年增速預期從1.4%下調至1.2%,維持2021年GDP增速預期在1.4%不變。
在此之前,很多分析師預計,歐洲央行將下調存款利率10個基點(目前為-0.4%),甚至將進一步下調,并延長不加息的承諾,目前歐洲央行承諾在明年年中之前不加息。
與此同時,一些人士還預計歐洲央行將恢復量化寬松,雖然近幾周,數位歐洲央行官員表示反對這一舉措。此外,外界預計,歐洲央行還將采取行動,減輕負利率對銀行盈利能力的不利影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歐洲央行的動作基本符合預期。
歐洲央行是在歐洲經濟走勢疲軟,通脹率低下,英國脫歐和全球貿易爭端風險加劇的背景之下,采取上述動作的。
在歐洲央行降息之前,土耳其央行將基準回購利率下調至16.50%,降幅高達325BP。7月25日,土耳其央行宣布將一周回購利率大幅下調425個基點至19.75%,是2002年以來的最大降息幅度。
全球資產聞風而動
受歐洲央行大動作資刺激,此前平淡無奇的全球資產開始發(fā)力。代表歐洲經濟臉面的德國DAX指數一度直線拉升。
歐洲央行此時釋放大招,解放了自己,壓力卻甩給了美聯儲。
此前,由于貿易局勢升級,經濟前景黯淡,2年期與10年期美國債收益率持續(xù)倒掛,3個月與10年期,3個月與30年期國債亦多次倒掛。美元卻不斷走強,而今歐元區(qū)降息之后,美元指數更是再度突破了99。在這種背景之下,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對美聯儲開炮,要求降息。近日,他更是發(fā)推表示,美聯儲應該將利率降至0。
在歐央行宣布降息后,特朗普再次將“槍口”對準了美聯儲。特朗普發(fā)布推特稱:“歐央行行動迅速,降息10個基點。歐洲央行嘗試,并成功地令歐元兌非常強勢的美元貶值,損害了美國的出口。美聯儲按兵不動、按兵不動、按兵不動。他們借錢能夠得到報酬,而我們借錢還需要支付利息!
北京時間9月7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就經濟展望和貨幣政策發(fā)表講話。他表示,美國經貿政策不確定性正造成全球經濟放緩、美國制造業(yè)和資本支出疲軟等問題,重申美聯儲將“采取適當措施維持美國經濟擴張”。他這一表態(tài)被市場解讀為“鴿派”。然而,從他的表述來看,他將經濟放緩的原因歸結為經貿政策的不確定性。
那么,當貿易爭端出現積極信號的時候,美聯儲又將如何應對呢?分析人士認為,從美國國債的走勢來看,已經在反應美聯儲大幅降息的預期。在歐元區(qū)宣布放水之后,美國各期限國債收益率皆跟隨歐元區(qū)國債大跌。而若美聯儲的降息未如期到來,美元指數的強勢將會讓美國的出口受損,資本市場也會因此出現較大動蕩。特朗普此前也一直宣稱,他最大的“敵人”就是美聯儲。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