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領先
據(jù)《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月10日報道,形成人類身體和身邊物質的是各種原子。而原子則是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以這種微觀世界作為對象的物理法則被稱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出現(xiàn),為半導體技術的發(fā)展等作出貢獻。如今,人類正在迎來被稱為“第二次量子革命”的變革期。
“量子計算機”、“量子傳感器”、“量子密碼通信”,最先掌握這些技術的國家可能在產業(yè)競爭力和安全保障方面占據(jù)優(yōu)勢。近年來中美將量子技術作為國家戰(zhàn)略,已開始投入巨額資金開發(fā)。阿里巴巴、谷歌等中美代表性IT企業(yè)也在量子計算機開發(fā)方面展開激烈競爭。歐盟也啟動了為期10年的大規(guī)模研發(fā)計劃。
日本何去何從?
報道稱,日本原來在量子計算機的基礎研究方面領先世界,量子傳感器和量子密碼通信的技術水平也很高。但在邁向實用化和產業(yè)化方面,日本落后于中美等國。為了卷土重來,日本政府專家會議2019年歸納了“量子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方案,企業(yè)、政府和高校攜手全面推進量子技術的開發(fā)。
報道還透露日本將大幅增加2020年以后的相關預算,5年設置5處以上核心研發(fā)基地,力爭10年內打造10家以上創(chuàng)新企業(yè)。量子技術的應用有望在10至20年里以各種形式取得進展,日本將瞄準一些技術和領域開拓市場。這一戰(zhàn)略的成敗將影響未來競爭力。
人才是關鍵
報道認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年輕一代人才。東京基礎研究所小林有里表示,“能充分利用量子計算機潛力的人才仍然缺乏”。
2019年谷歌宣布實現(xiàn)“量子霸權”,即量子計算機解答出了此前計算機很難解答的問題,相關人士的關注焦點已轉向“利用量子計算機能實際干什么”。IBM于2019年11月在日本山梨縣舉行了“編程馬拉松”,從全世界召集120名年輕人,利用IBM量子計算機展開競賽。
報道指出,在日本政府的戰(zhàn)略之中,也把確保人才定為重點課題之一。除了在大學開設量子技術相關講座和專業(yè)等之外,還要從高中時期開始,讓年輕人掌握高端知識和技能,以培育“量子原生代”。
報道稱,在完善與世界競爭的體制方面,2020年對日本來說將是稱得上“量子技術元年”的一年。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