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體育大年,冷開局
「距離東京奧運會開幕,還有150天……」
看著這條消息,戴著口罩坐在空了一半的辦公室里,心中暗想,再給100次機會也猜不到,2020這個體育大年會是這樣開始的。
疫情的蔓延,給整個社會都畫上了一個休止符,需要人群聚集的體育也不例外。無論是觀賞型賽事還是參與型賽事都沒能幸免,從中超到CBA到F1,再到各類路跑賽事,都被迫暫停、取消或是延期了。
這還不算完,科比的意外離世,又給我們來了一記當頭悶棍,1個月之后的「生命的禮贊」追思會,在北京的凌晨4點里看著哭成淚人的瓦妮莎、喬丹、奧尼爾等人,反復思索著曼巴精神,還是有著巨大的不真實感。
關掉直播,掉回到國內的現實之中,在體育總局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時候,即便沒有明確給出4月30日這條時間紅線,大量賽事也都在觀望著,也有人在擔憂恢復之后密集的賽程安排了,畢竟,在這個奧運年里,很多賽程安排也需要仔細權衡。
女籃、女足更換了資格賽的場地,手球隊放棄了參賽資格,眾多參賽隊的訓練和備戰(zhàn)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在奧運之外,除了中超和CBA等國內IP賽事,男足的世界杯預選賽也丟掉了主場資格,被迫在第三方泰國的球場進行。
當然,在疫情逐步控制之下,全民健身方面,形勢有所好轉。杭州、南京等多地宣布室外體育運動設施全部開放,從東北到崇禮的不少雪場開始有條件的恢復營業(yè),海南觀瀾湖等高爾夫球會也相繼步入正軌。
營業(yè)的逐步恢復加上各地對于體育公司和冰雪公司的政策,在有限的情況下盡量彌補損失,已經成為大家的共同追求。有的人活成了微商,有的人則把微商的口號學了過來:「耽誤了2個月,那就在未來10個月加速奔跑!」
也有很多人表示,只要奧運會和歐洲杯還能順利開展,這個體育大年體育營銷的基本盤還是穩(wěn)定的。
02
奧運會,會黃嗎?
然而,想要上青云,還需「好風憑借力」。在世界越發(fā)成為一個整體的情況下,我們發(fā)現,今年最重頭的體育賽事奧運會和歐洲杯,也都有不小的疫情疑云。
先說奧運,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也出現了數百位確診病例。雖然其中絕大多數其實來自「鉆石公主」號郵輪,但體育賽事作為聚集人群的項目,仍然遇到了不小的壓力。
日本方面,從東京奧組委到政府官員,在多個場合不止一次地表示「東京奧運會不會延期、取消或異地」,而且硬氣表示,「沒有B計劃」。 在倫敦市長候選人和現任市長發(fā)言人均表示倫敦準備就緒可以接手的消息后,日本官方大為光火,強硬回應「倫敦此時的提法非常不合適」。
但在日本的體育賽事還是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先是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之一的東京馬拉松,在幾經波折之后,宣布了取消3萬多人的大眾組比賽,只保留了200人的精英組,作為日本國內馬拉松奧運選拔賽而存在,而不退報名費的做法也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每年有數千中國跑者會參與這項賽事。
此后,日本J聯賽雖然「戴著口罩」按時開賽,但隨后聯賽與聯賽杯都宣布延期至3月15日。而東京殘奧會硬地滾球測試賽也宣告取消。不過東京奧組委還是表示,原定于3月6日至8日舉行的攀巖比賽將不會受到影響。這也將成為疫情爆發(fā)以來舉行的第一項奧運會測試賽。
帶著口罩開始,又被延遲的J聯賽
在這之后,為期121天的圣火傳遞,也將成為東京奧運會面臨的新考驗。日本奧運大臣橋本圣子表態(tài)一切順利的情況下,也呼吁「身體不適者不要圍觀圣火傳遞」。
事實上,80年前的1940年,日本一度申辦成功的東京奧運會就因為戰(zhàn)爭而被易地,并最終因戰(zhàn)爭而取消。當然,如今疫情的局面與當年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那么疫情下可以參照的奧運大賽,就是2016年巴西的里約奧運會。
此前氪體曾介紹過,由于寨卡病毒的肆虐,2016年2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給巴西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簡稱為「PHEIC」)」,當時巴西有近150萬起感染病例,也確實導致了很多選手考慮是否要退賽。還好,最終在巴西方面的努力和國際社會的配合下,里約奧運還是如期上演了。
延伸閱讀:被列為PHEIC,巴西如何順利舉辦里約奧運?
當然,如今的新冠肺炎病毒和寨卡病毒,無論是傳播方式,還是最終的危害程度,都不是同一量級的。比如,當時寨卡的受害者主要是孕婦和新生兒,而蚊蟲是主要載體,致死率也有較大的不同……這些都給主辦國采取措施提供了先天的便利。因此,雖然目前日本的確診案例比當時巴西要少的多,但我們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后續(xù)出現更嚴重的結果也并非危言聳聽。
更何況,對于日本而言,奧運延期或異地,最大的壞處是前期的投入無法收回,按照2013年的規(guī)劃其奧運預算為73億美元,但后續(xù)這一數字在不斷攀升,2019年底的最終版預算數字已經來到122億美元。雖然這已經是2000年以后投入最低的一次奧運會,但仍然可以說是一筆巨款,一旦出現不能順利舉辦的閃失,后果不可謂不嚴重。
更何況,即便是成功舉辦,虧損已經出現。原來,奧運拉動經濟的很大抓手是旅游業(yè)。按照計劃,日本希望能在奧運年吸引4000萬游客,從疫情發(fā)展情況來看,這一目標無疑很難實現。更不用說,從往年來看,中國大陸游客占了日本所有游客支出的40%,即便奧運吸引力依舊,光是中國的疫情對于日本旅游業(yè)也是沉重打擊。
沒有B計劃,不意味著不能設計B計劃。從東京奧組委到參與賽事的運動隊、運動員、各個公司來說,隨著時間越來越緊張,也需要針對各種情況,有更多的應對之策。
03
歐洲杯,會黃嗎?
2020年的另外一項大賽,則是只剩下109天的歐洲杯了。眾所周知,2020年的歐洲杯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具體來說就是——這是一屆真正的全歐洲參與的歐洲杯。
原來,這屆大賽由12個國家的13座城市進行,其中,揭幕戰(zhàn)6月12日在羅馬進行,而半決賽和決賽則在英國的溫布利大球場。
羅馬將舉辦包括揭幕戰(zhàn)在內的3場小組賽,一場淘汰賽
問題也正是出在揭幕戰(zhàn)羅馬城市背后的意大利方面,他們是歐洲杯A組的兩個主辦城市之一。
原來,意大利進來新冠疫情爆發(fā),確診人數來到三位數。其中,剛剛報道出的一位「一號患者」是個Codogno地區(qū)的業(yè)余足球運動員,作為社交達人的他,在約半個月的時間里,參加了一次半程馬拉松比賽、一場足球賽、一次跑步比賽,并多次和朋友一起用餐,影響到的市民可能超過5萬。
該超級病毒感染者的活動路線圖
上周末就暫停了影響最嚴重的倫巴第和威尼托舉行的所有體育賽事,包括網球、馬拉松等賽事,也包括4場意甲聯賽。
很快,本周末的意甲再度受到波及,至少有5場比賽空場進行,包括尤文圖斯主場迎戰(zhàn)國際米蘭的國家德比,而周中國米的歐聯杯淘汰賽也將空場進行,南部那不勒斯對巴薩的歐冠比賽則按計劃推進。
雖然那不勒斯目前相對安全,但看看迎接梅西和巴塞羅那全隊的瘋狂球迷,還是讓人隱隱有些擔憂
據悉,意大利政府和體育部門正在制定相關法令,評估未來繼續(xù)舉辦體育賽事的可能,最終空場的輪次可能長達6到7輪,這將帶來票務方面的巨大損失。而也有很多聲音表示,意甲聯賽應該就此暫停?紤]到夏天的歐洲杯,在本就緊張的賽程安排影響下,意甲將很難安排后續(xù)賽程。
當然,說到歐洲杯的層面上,一方面,疫情爆發(fā)在意大利的北部,主場所在的羅馬是在意大利的南部;另一方面,跟奧運會相比,歐洲杯并沒有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還有其他11個國家的其他城市可以調整,畢竟本身在羅馬的比賽只有4場,協(xié)調時間和場地的難度沒有那么大——歐洲符合標準的體育場館數量足夠多。
不過,歐洲杯的壓力來自于流動性。開放邊界是歐盟成員國的基本原則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很難關閉出入境的閘口。持有申根護照的意大利人,可以在申根各國之間暢通無阻,因此一旦疫情持續(xù)發(fā)展,病毒有機會迅速向周邊國家擴散——或許只有脫歐的英倫三島相對安全。
那么,若是再有國家或城市陷入疫情的泥沼,歐洲杯又該怎么辦呢?
更不用說,空場帶來的財務收入影響,臨時取消資格對于主辦國的損害,其他國家聯賽的潛在危機,以及運動員面臨著的被感染的風險……一系列讓人頭疼的問題,將在未來不斷敲打著歐洲各國。
總結來說,目前看來,歐洲杯還是相對安全的。但看看意大利那名超級感染者帶來的危害吧——在瞬息萬變的形勢下,如果沒有恰當的措施跟進,誰也不敢給歐洲杯打百分百包票。
04
體育,體育!
從目前的情況看,病毒在全世界的腳步絲毫沒有停歇,在中、日、意之外,韓國、伊朗等國的疫情也很嚴重,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賽事都進入了停擺狀態(tài)。
很多專家都預測,疫情全球爆發(fā)的臨界點,越來越近了,有專家表示「在受影響地區(qū),即使是輕微病例也要迅速隔離,絕對不能忽視。
總之,在人類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況下,沒有哪個行業(yè)可以獨善其身,作為每個個體,我們能做的只有做好隔離,提升抵抗力,爭取人類可以和歷史上做到過的那樣,早日戰(zhàn)勝病毒,讓熙熙攘攘的大都市重現生機,讓體育賽場重新出現歡呼與笑聲。
拍攝自2月2日北京鳥巢,作者R6攝影俱樂部 坦然
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育行業(yè)眾多公司也在積極自救,將業(yè)務轉到線上,積極開展諸如直播健身等方式,盡量維持活性,減少損失。營銷而論,對于健康和積極情緒的營銷開展,也成為了如今的主旋律。
畢竟,經此一役,對于免疫力的重視會在未來得到加強,體育鍛煉的積極意義得到更多認可,全民健身的種子,或許會播撒出一片樹林。而活過這場疫情的體育公司,才有機會見到黑暗后黎明的曙光。
延伸閱讀:100分橫掃韓國!三連勝進軍奧運!女籃用勝利為祖國加油
另外,體育也在這樣的特殊時刻展示了巨大的能量。無論是「體育有改變世界力量」的勞倫斯,還是科比追思會上的那些關于曼巴精神的話語,亦或是在國際舞臺展示出良好精神面貌的女籃、女足、蹦床和眾多冰雪項目,都在國民士氣低落時給予過正能量,體育賽事在社會中的積極作用,也應該在未來得到更多重視。
在非典過后的甲A賽場上,有20萬人涌入甲A賽場,上座率得到了井噴,而在那之后8月中國龍之隊對陣「銀河戰(zhàn)艦」皇家馬德里的商業(yè)賽,也點燃了國民熱情,注定成為載入史冊的商業(yè)經典。
延伸閱讀:十七年前,中國足球往事 | 老炮兒
從那年的情況看,當社會秩序恢復之后,各類商品銷售普遍回升。而增長幅度提高較大的商品之中,6月與5月相比,排名最靠前的是服裝和金銀珠寶,第二名就是體育、娛樂用品類,足足提升了19.3個百分點。
可見,在信心恢復、經濟復蘇的過程里,不只有金銀成為硬通貨,體育娛樂也成為了大家消費的重點。
17年后,當冠狀病毒卷土重來,沖擊了國內的全部賽事,沖擊了奧運會、歐洲杯,沖擊了期待已久的體育大年,我們究竟何時可以戰(zhàn)而勝之,體育又會在這場戰(zhàn)役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希望今年使用的修辭手法,是先抑后揚。期待這個所謂的體育大年,可以有一個好的答案。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體育產業(yè)生態(tài)圈。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