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日本軟銀集團公布財報,該公司2019財年凈虧損達到近90億美元,成為創(chuàng)建以來業(yè)績最差的一年,同時也是軟銀集團轉型為投資公司以來,掌門人孫正義首次遭遇“滑鐵盧”。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
軟銀集團截止到今年3月底的2019財年財報顯示,全年凈虧損達到89.5億美元,與前一年130多億美元的凈利潤形成鮮明對比。尤其是今年僅前三個月,軟銀凈虧損就超過133億美元(約合945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下日本上市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季虧損。不過,對于這樣一份成績單,孫正義卻并沒有顯得慌張,他在昨天的發(fā)布會上形容自己在互聯(lián)網泡沫破滅時期一度危險到只有“兩根手指”扒在懸崖邊上,但這一次他卻可以從容地俯瞰懸崖。
長期以來,孫正義一直以大膽投資著稱,尤其是2017年組建愿景基金以來,在全球對初創(chuàng)企業(yè)展開投資,目標是發(fā)掘第二個“阿里巴巴”。就在一年前,孫正義還表示,今后每隔兩三年就會推出一期新的基金。這番豪言僅僅過了一年,總額930億美元的愿景基金就出現大約170億美元的損失。尤其是對美國共享辦公室WeWork的投資,這一個項目虧損就超過93億美元。
導致巨虧的原因除了有疫情的影響之外,也與孫正義主導的愿景基金的運作手法有關。首先,軟銀對基金投資者承諾的回報率過高,導致債務壓力巨大。其次,軟銀進入投資圈后在融資談判等方面打破了許多行業(yè)規(guī)則,推高了初創(chuàng)公司的估值。這樣的投資手法據媒體報道不但被其他國家的風險投資行業(yè)斥責為“野蠻人”,從結果來看,也讓孫正義自己遭到了挫折。
62歲的孫正義昨天表示,愿景基金將暫停對外募資,但他也說今后會用軟銀自己的錢來投資。為了穩(wěn)定財務基礎,軟銀目前已經通過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票等方式籌措到116億美元資金。另外,軟銀此前還曾經公布,將在一年內出售最高達到約420億美元的資產。這些措施能否繼續(xù)支撐孫正義今后的投資事業(yè),我們將持續(xù)關注。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