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由中信出版社24小時工作室和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shù)中心聯(lián)合舉辦的《呼吸:每個人都需要自我肯定》新書發(fā)布會,以及美術(shù)館專場活動在UCCA舉行。此次活動特別邀請了知名心理專家、《呼吸》系列中文版主編李松蔚,以及暢銷書作家青音。兩位專家圍繞“正念”展開了精彩對談,并隨導覽員一道帶大家游覽了“緊急中的沉思”展覽,現(xiàn)場氛圍十分治愈和溫馨。
學會與焦慮共存,才是自我療愈的最好方式
今年,一場突發(fā)的公共健康事件打破了生活的平靜。當日常節(jié)奏被擾亂,當對未來的規(guī)劃充滿不確定性,當無常的秩序讓我們忽然失去了生活的抓手,焦慮、痛苦、沮喪的負面情緒或多或少地沖擊著我們每一個人。
也許焦慮和無力是這個時代的特征,但我們依舊可以找尋到生命的慰藉。關(guān)于如何對抗焦慮,兩位嘉賓在現(xiàn)場分別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李松蔚坦言,焦慮是他常經(jīng)歷的精神狀態(tài),但是這僅僅意味著一種思緒的變化,而他所能做的就是接受焦慮的存在并如實地觀察它。他說,正念創(chuàng)始人卡巴金有個很好的比喻:心就像是一個火車站,我們看到名叫焦慮的列車開了進來,它或許停留,或許駛過,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面對焦慮,我們只需接納這種情緒、接納自我。
青音也聊起自己前幾個月的經(jīng)歷。受疫情影響,無法推進的工作使她焦慮,使她不得不將生活的重心放置于家庭之中,回歸自我的成長!澳嵌螘r間,我想起我們可能在以前的生活當中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像王陽明有一句話很有名,叫作‘清風明月不用錢’。但是在疫情之前,我們對清風對明月都是無感的,我們頂多會在月圓之夜看看誰的手機拍出來的月亮比較圓,但是我們很少說能夠很有儀式感地帶著家人,帶著孩子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全家一起去賞月,疫情給了我們很好的反思自我的機會”,F(xiàn)在看來,這種焦慮加注了她給予生活的砝碼,使她更加熱愛生活。青音總結(jié)道,焦慮的痛苦往往來自努力將其壓抑的掙扎,而嘗試與焦慮共存,或許才是自我療愈的更好方式。
將更多時間留給自己,你的世界才會“活”過來
在這本風靡全球的正念讀物——《呼吸:每個人都需要自我肯定》中,李松蔚揭示了“無!辈攀巧畹恼嫦。活動現(xiàn)場,李松蔚也就該角度分享了自己曾參加正念訓練營時的一段經(jīng)歷。
他說有一個令他印象深刻的活動叫作“retreat in retreat”,中文譯作“靜修中的靜修”,該活動要求每位參與者36小時內(nèi)完全切斷與外界的聯(lián)系,不能與人溝通、不能閱讀,甚至要避免與他人進行眼神接觸,保證自己完全待在自己的身體之中。更為難熬的是,當時的他沒有帶手表,無法判斷時間過了多久。當時間失去了刻度,生活迷失在了坐標系之中,李松蔚意識到無法用一種期盼來激勵自己之后,他開始慢慢回歸自己的狀態(tài),關(guān)注起自己當下的感受,而就是這樣的思維轉(zhuǎn)變,令他的世界“活”了過來。
李松蔚對這段經(jīng)歷的總結(jié)是,“對當下事物的存在與實現(xiàn)抱持欣喜與珍惜,對生活飽含深情,是我們應(yīng)當從這場漫長的疫情之中學到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回到自己,回到現(xiàn)在’的生活態(tài)度。”這也闡述了《呼吸:每個人都需要自我肯定》這本書想向讀者傳達的理念:日常生活,已經(jīng)足夠珍貴,每個人都需要關(guān)注自我,將更多時間留給自己,給焦慮的日常生活留出一點“呼吸”的空間。
在美術(shù)館享受心靈的“呼吸”
UCCA群展“緊急中的沉思”是UCCA北京于2020年舉辦的首個展覽,匯集26名國內(nèi)外藝術(shù)家作品,意在探討危機之中,藝術(shù)何為、人類何為。展覽以5個章節(jié)展開,聚焦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身體和生命政治學、人與動物的二元對立、人類的遷徙與地緣性和信息化對社會未來范式的影響。
對談結(jié)束后,兩位嘉賓在導覽員的陪伴下,帶領(lǐng)觀眾一道參觀了“緊急中的沉思”展覽,讓觀眾們以《呼吸:每個人都需要自我肯定》作為憑借,在藝術(shù)的探討里重新梳理珍貴的情感、關(guān)系與生活。
在嘉賓和導覽員的帶領(lǐng)下,不少觀眾表示,展覽引起了他們內(nèi)心的強烈共鳴,李松蔚老師提到的“無常是生活的真相,我們唯一能調(diào)整的,只有融入生活的姿態(tài)”這句話也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啟發(fā)。每個人都要學著接納這個不確定的世界,學會把控自己生活的節(jié)奏,才能把每個樸素的日子都過成良辰。
相關(guān)作品介紹:
《呼吸:每個人都需要自我肯定》
探尋自我價值是關(guān)于心靈的藝術(shù)。“我做得還好嗎?”“我說對了嗎?”“我看起來專業(yè)嗎?”這些問題的提出都暗示著自我懷疑,暗示著對安慰和外部驗證的需要。過度依賴外部肯定可能是低自尊和缺乏自我肯定的表現(xiàn)。尋求反饋本身是積極的,但是,一旦我們的工作伙伴從一位溫和得體的溝通者換成了一個吹毛求疵的人,誰來提供安慰?也許我們可以從家人、朋友那里尋求認可,但更重要的是,自我肯定,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感。
堅實的自我價值感將帶來對自我智慧、技能的認可,使你理解個人努力和工作貢獻的真正含義,會讓你在逆境中也能微笑,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本書從幸福、生活、正念、創(chuàng)造力、逃離五大方面,提供自我價值探尋指南。內(nèi)容涵蓋如何在繁忙生活中留出自己的時間、怎樣順利找到自我價值感、懼怕同學聚會是怎樣的心理過程等。還有臨床心理專家從專業(yè)角度為普通人提供生活指南。同時,本書邀請心理專家李松蔚撰寫主題文章,為內(nèi)容增添本土視角。旨在幫助讀者在閱讀中找到自我價值,在生活中獲得幸福。
英國正念領(lǐng)域排名NO.1的獨立雜志,全球暢銷300萬冊
Breathe中文版首發(fā),平衡身心的正念啟發(fā)書!
在日常生活中留出一點獨屬自我的空間,找回自我價值
李松蔚、童慧琦、陳海賢、錢莊、陳鴻宇推薦!
《呼吸.每個人都需要自我肯定》
作者:英國Breathe編輯部
定價:59.00元
開本:16開(185×260)
頁數(shù):172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編輯推薦
★創(chuàng)刊于英國,風靡世界的正念生活讀物,全球累計暢銷300萬冊
★一本幫你平衡身心的正念啟發(fā)書,帶領(lǐng)你把每個日子過成良辰
★心理學家李松蔚擔綱《呼吸》中文版主編,撰寫主題文章
★喬恩·卡巴金認證正念減壓課程培訓師及督導師童慧琦、《了不起的我》作者陳海賢、KnowYourself創(chuàng)始人錢莊、獨立音樂人陳鴻宇鼎力推薦
★作家七堇年、靜觀減壓教師方瑋聯(lián)、新京報·書評周刊主編馬培杰、民謠歌手周云蓬等參與書中問答,聯(lián)合提供自我價值感小秘訣
也許焦慮和無力感是這個時代的特征,“Breathe and make time for yourself”吧。
內(nèi)容簡介
探尋自我價值是關(guān)于心靈的藝術(shù)!拔易龅眠好嗎?”“我說對了嗎?”“我看起來專業(yè)嗎?”這些問題的提出都暗示著自我懷疑,而過度依賴外部肯定可能是低自尊和缺乏自我肯定的表現(xiàn)。尋求反饋本身是積極的,可一旦我們的工作伙伴從一位溫和得體的溝通者換成了一個吹毛求疵的人,我們該從何處尋求安慰?也許我們可以從家人、朋友那里尋求認可,但更重要的是,自我肯定,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感。堅實的自我價值感將帶來對自我智慧、技能的認可,使你理解個人努力和工作貢獻的真正含義,讓你在逆境中也能微笑,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
《呼吸》是一系列關(guān)注自我、提醒你將更多時間留給自己的正念生活讀物!睹總人都需要自我肯定》是《呼吸》系列的首部作品。本書從幸福、生活、正念、創(chuàng)造力、逃離五大方面,提供自我價值探尋指南。內(nèi)容涵蓋如何在繁忙生活中留出自己的時間、怎樣順利找到自我價值感、懼怕同學聚會是怎樣的心理過程等,還有臨床心理專家將從專業(yè)角度為普通人提供生活指南。同時,本書邀請心理學專家李松蔚撰寫主題文章,為內(nèi)容增添本土視角,幫助讀者在閱讀中找到自我價值,在生活中獲得幸福。
作者簡介
Breathe編輯部,創(chuàng)立于英國,旨在幫助讀者獲得更平靜、更輕松的體驗。Breathe編輯部的內(nèi)容宗旨是幫我們找尋從日常壓力中解脫出來的方法,“make time for yourself”(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給焦慮的日常生活留出一點“呼吸”的空間。每一期都包含清新的插畫、手工制作及藝術(shù)內(nèi)容,還包括專業(yè)心理內(nèi)容,幫我們找到更大的幸福。
媒體推薦
無常是生活的真相,無可逃避,疑慮叢生。但是疑慮再大、再重,也大不過你此時此地的一次呼吸。
心理學家、《呼吸》中文版主編@李松蔚
在萬物互聯(lián)的時代,我們尤其需要正念,它幫我們學會跟自己深度連接,在時代的洪流里找到自我的錨定。很高興看到《呼吸》這本優(yōu)秀的正念生活讀物在中國出版(601949,股吧)。
喬恩·卡巴金認證正念減壓課程培訓師及督導師@童慧琦
呼吸是變化,是與世界的交流,是生命的流淌。
心理學家、《了不起的我》作者@陳海賢
這本書教會人們在這個充滿了異化的時代,如何過一種全人的生活,守住自己的幸福感和福祉。這一點和KnowYourself的使命不謀而合。被焦慮和壓力困擾的年輕人值得一讀。
KnowYourself創(chuàng)始人@錢莊
2020,我們最需要的是:放輕松。這是眾樂紀的年度主題,希望這本《呼吸》也能夠讓你放輕松。
獨立音樂人、眾樂紀創(chuàng)始人@陳鴻宇
目 錄
序言
微小自多價值的價值
呼吸問答
WELLBEING幸福
創(chuàng)造屬于你的小奇跡
自嘲:自我接納的藝術(shù)
萬能的陽光維生素
停止尋找借口
擁抱“關(guān)機”時間
隨水而動
觀鳥,也可以很有趣
夢想會成真……
LIVING生活
同學聚會,我要不要去?
神奇的第五種味道
在家呈現(xiàn)日式味道
“宅”在家的樂趣
積極的“癮君子”
消失的世界
憤怒的郵件,發(fā)還是不發(fā)?
MINDFULNESS正念
貢獻的真正含義
追求目標,也別忘了生活
期待之悅
試試古老的問候藝術(shù)
找回你自己
我鐘愛之物
全新世界
我做得好嗎?
沐浴在簡單之中
CREATIVITY創(chuàng)造力
當藝術(shù)進入生活
精致之美
為苔蘚球而狂
創(chuàng)作始于咖啡館
自由之筆
天賜靈感
ESCAPE逃離
世界從眼前流過
和羊駝一起散步
露宿于星空下
日常生活,已足夠珍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