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中國外長首次出訪,目的地選擇了歐洲。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對意大利、荷蘭、挪威、法國、德國等五國展開訪問,中歐“線下”外交正在逐步恢復正常。
此行釋放出的信號十分明確——“后疫情時代”中歐關系再出發(fā)。
患難見真情 這才是真朋友
新冠疫情下,中歐之間相互幫助,成為國際抗疫合作的典范,中意關系更是經受住了疫情的檢驗。
意大利外長迪馬約在和王毅舉行會談時表示,中國是意方在全球范圍內不可缺少的重要伙伴。他感謝中國在意方抗疫最艱難時期及時伸出援手。
△8月25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羅馬同意外長迪馬約舉行會談
王毅也指出,中意互幫互助無關政治,不摻私利。疫情沒有損害中意關系,反而使友誼經受住考驗,更為牢固。
此次歐洲之行,既是中歐團結抗疫的繼續(xù),也是“后疫情時代”雙方深化合作的開始。
意大利經濟發(fā)展部前副部長杰拉奇表示,意大利是首個同中方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文件的西方大國。選擇意大利作為王毅出訪歐洲的首站,顯示了中國對意大利的高度重視。
△意大利經濟發(fā)展部前副部長杰拉奇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采訪
杰拉奇認為,此訪為“后疫情時代”中意經濟合作注入動力。意大利會繼續(xù)推動“一帶一路”框架下項目的新進展,并將積極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意中兩國應通過擴大貿易,繼續(xù)深化這種友好的合作。
全球供應鏈 路在何方?
此行歐洲五國中,意大利、法國和德國是中國在歐洲的重要貿易伙伴,荷蘭、挪威則在交通、能源方面占據重要地位。
8月26日,一列滿載電子產品、日用百貨和醫(yī)用口罩等貨物的列車從四川成都出發(fā)開往荷蘭蒂爾堡,這也是從成都始發(fā)的第6000列中歐班列。
同日,王毅與荷蘭外交大臣布洛克在海牙舉行了會談。他表示,荷蘭是國際交通樞紐,中方愿同荷方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對接,聯(lián)合打造鹿特丹港與中國港口之間的海上快速通道。
△8月2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海牙同荷蘭外交大臣布洛克舉行會談
疫情發(fā)生后,全球航空和海運嚴重受阻。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項目,中歐班列借助陸路運輸的強大優(yōu)勢,保障了中歐間物流的暢通。
德國漢堡市經濟部長韋斯特哈格曼表示,雖受疫情沖擊,漢堡港的集裝箱吞吐仍保持正常運行,中歐班列使德中以及全球供應鏈繼續(xù)正常運行。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介紹,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122列,運送貨物總量達到46.1萬標箱。疫情期間,中歐班列呈逆勢增長勢頭,穩(wěn)定了中歐產業(yè)鏈供應鏈,助力“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蘇。
向單邊主義說“不”!
新冠疫情下,國際形勢的不穩(wěn)定性更加突出,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以及冷戰(zhàn)思維重新抬頭。
作為全球兩大文明和兩大力量,中國和歐洲應該如何應對?
王毅表示,中國無意搞什么“新冷戰(zhàn)”,此行是為繼續(xù)維護世界和平發(fā)展而來。中歐應加強溝通協(xié)作,共同維護以多邊主義為基石的國際體系。
△8月2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海牙同荷蘭外交大臣布洛克舉行會談
這一點贏得荷蘭外交大臣布洛克的共識。他表示,荷方贊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愿同中方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協(xié)調,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zhàn),維護開放的自由貿易體系,實現互利共贏。
△8月2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奧斯陸同挪威外交大臣瑟雷德舉行新聞發(fā)布會
8月27日,王毅在奧斯陸同挪威外交大臣瑟雷德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瑟雷德在回答本臺記者提問時表示,挪威外交政策的重點之一就是支持多邊主義。挪威通過參與多邊主義獲得了財富、安全和繁榮,所以未來還將繼續(xù)堅持下去。
作為歐盟的領頭羊,法國和德國是王毅此訪行程中兩個重要的歐洲大國。屆時,中歐雙方將如何共同發(fā)出維護多邊主義的聲音,將非常值得關注。
法國中國問題專家皮卡爾表示,歐洲不能聽任美國單邊主義的言行,這樣的政策是沒有未來的。現在歐盟應與中國加強合作,給各國帶來多邊主義與和平的愿景,向世界釋放清晰的信號。
監(jiān)制丨姜秋鏑
總臺記者丨張赫 余鵬 李耀洋 鄒合義 李長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