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盛付通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盛付通)旗下分公司收到一筆罰單,因四項違法行為被監(jiān)管處罰22.5萬元,同時該分公司一名管理人員也因上述違法事項被處罰1.4萬元。
事實上,盛付通是被罰的“常客”,在2017至2019年就收到了十余張罰單,其合規(guī)問題一直受到外界關注。此外,盛付通還因推廣POS機不退押金被用戶投訴“營銷欺騙”。
幾年間收到十余張罰單
近日, 據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其對盛付通分公司、隨行付支付有限公司(下稱隨行付)分公司做出行政處罰。
具體來看,盛付通青海分公司存在:收單交易風險監(jiān)測系統對特約商戶的風險監(jiān)控不完善,未對部分商戶可疑交易進行預警并及時核查;同一特約商戶同時對應多個(兩個及以上)商戶編碼;商戶名稱在傳輸過程中不一致;與特約商戶建立業(yè)務關系時,未按規(guī)定識別特約商戶身份;對此,央行西寧中心支行對該分公司處以22.5萬元罰款。
同時因該分公司反洗錢領導小組組長鄧蕓與特約商戶建立業(yè)務關系時,未按規(guī)定識別特約商戶身份央行西寧中心支行對鄧蕓罰款1.4萬元。
隨行付青海分公司則因六項違法行為被央行西寧中心支行處以35.5萬元罰款;同時該分公司反洗錢領導小組組長申胤也因兩項違法行為被罰2.4萬元。
盛付通實在是被罰的“?汀保瑑H在2019年其就收到了5張罰單,據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至今盛付通共計收到了十余張罰單。
2019年12月,盛付通因存在分拆交易辦理超過單筆交易限額的留學費用支付的違法事實,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對其處以人民幣92.88萬元的罰款;8月,盛付通內蒙古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yè)務管理辦法》相關規(guī)定被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處以1萬元罰款。7月,盛付通因違反支付業(yè)務規(guī)定被央行上海分行處以34萬元罰款。
2月盛付通連收兩張罰單,盛付通福建分公司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guī)定,被央行福州中心支行處以28萬元罰款;隨后盛付通又因違反支付業(yè)務規(guī)定,被央行上海分行處以37萬元罰款。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7至2018年盛付通被央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處罰7次,累計罰沒207.16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盛付通擁有全國性的線上/線下支付、預付費卡支付、跨境外匯/人民幣支付、小貸等支付業(yè)務牌照,是全國僅有的四家全牌照支付公司之一。
盛付通遭舉報至央行
在2019年12月末,有人向央行上海分行舉報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聯支付)、盛付通違規(guī)提供資金結算業(yè)務等問題,要求央行上海分行依法調查處理。
據裁判文書顯示,央行上海分行于2020年3月作出《舉報答復意見書》,主要內容為:關于通聯公司違規(guī)提供資金結算業(yè)務的調查情況,通聯支付存在對特約商戶入網審核不嚴的問題,違反了《銀行卡收單業(yè)務管理辦法》相關規(guī)定;盛付通也存在對特約商戶入網審核不嚴、風控措施未落實到位的問題,違反了《銀行卡收單業(yè)務管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
同時,意見書中還表示,對于涉嫌洗錢問題,央行上海分行不具備認定和處理洗錢犯罪的職責,建議舉報人向公安機關舉報;關于賠付訴求則建議自行協商或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此外,另有舉報人向央行舉報希望其調查盛付通違規(guī)劃轉資金的違法行為,并責令盛付通對舉報人提交的材料予以處理。對此央行表示根據屬地管轄原則,該事項應屬于央行上海分行的法定職責范圍。法院方面也未予以支持,目前未有后續(xù)消息。
針對第一則舉報,目前查閱央行上海分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尚未看到與之相關的處罰信息。
因推廣業(yè)務被投訴
工商信息顯示,上海掌門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掌門科技)是盛付通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0%。2017年,盛大網絡賣掉了為游戲業(yè)務提供支付服務的盛付通,由掌門科技接手。公開資料顯示,掌門科技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為陳大年,他的哥哥是盛大網絡的陳天橋。
有外界認為自掌門科技接手后,盛付通的收到的罰單數量便出現增長。有業(yè)內人士稱,事實上這也與支付行業(yè)嚴監(jiān)管的大背景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盛付通的支付牌照將在2021年5月迎來續(xù)展考。
掌門科技旗下還控制著上海連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連尚網絡),其旗下南京尚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WiFi萬能鑰匙的運營主體。
在WIFI鑰匙中有“連尚錢包”入口,盛付通為其提供支付服務,錢包中有“我要借錢”“信用卡還款”“話費充值”等功能。在第三方投訴網站曾有用戶投訴稱,連尚錢包存在凍結賬戶無法提現的情況。
此外,和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一樣,盛付通也存在涉嫌“營銷欺騙”推廣POS機,業(yè)務員表示機器免費,但激活機器需要刷卡,激活后金額會返還,結果并非如此。不少用戶因押金未退回選擇投訴盛付通。目前有些投訴顯示“已解決”,還有一些處于“處理中”。
作者:王梓旭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