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海關總署網(wǎng)站消息,據(jù)海關統(tǒng)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8%。這是繼前9月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轉正以來,連續(xù)第三個月保持正增長。
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3.22萬億元,增加24.6%。按美元計價,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4.17萬億美元,增長0.6%。其中,出口2.31萬億美元,增長2.5%;進口1.86萬億美元,下降1.6%;貿易順差4599.2億美元,增加23%。
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7.8%。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進口1.29萬億元,下降0.8%;貿易順差5071億元,增加92.6%。按美元計價,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4607.2億美元,增長13.6%。其中,出口2680.7億美元,增長21.1%;進口1926.5億美元,增長4.5%;貿易順差754.2億美元,增加102.9%。
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前11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7.39萬億元,增長3.2%,占我外貿總值的59.9%,比去年同期提升0.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55萬億元,增長6.1%;進口7.84萬億元,下降0.2%。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6.89萬億元,下降4.8%。其中,出口4.38萬億元,下降5.1%;進口2.51萬億元,下降4.3%。此外,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3.52萬億元,增長7%。其中,出口1.23萬億元,增長11.8%;進口2.29萬億元,增長4.6%。
對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前5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均增長。前11個月,東盟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我與東盟貿易總值4.24萬億元,增長6.7%,占我外貿總值的14.6%。其中,對東盟出口2.37萬億元,增長7%;自東盟進口1.87萬億元,增長6.3%;對東盟貿易順差5003.8億元,增加9.7%。歐盟為我第二大貿易伙伴,與歐盟貿易總值為4.05萬億元,增長4.7%,占我外貿總值的13.9%。其中,對歐盟出口2.45萬億元,增長7%;自歐盟進口1.6萬億元,增長1.3%;對歐盟貿易順差8401.9億元,增加19.9%。美國為我第三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總值為3.65萬億元,增長6.9%,占我外貿總值的12.6%。其中,對美國出口2.82萬億元,增長6.9%;自美國進口8233.2億元,增長7.2%;對美貿易順差2萬億元,增加6.8%。日本為我第四大貿易伙伴,中日貿易總值為2萬億元,增長1.4%,占我外貿總值的6.9%。其中,對日本出口9004.3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自日本進口1.1萬億元,增長2.6%;對日貿易逆差1960.6億元,增加16.5%。韓國為我第五大貿易伙伴,中韓貿易總值為1.8萬億元,增長0.9%,占我外貿總值的6.2%。其中,對韓國出口7053.3億元,增長1.6%;自韓國進口1.1萬億元,增長0.4%;對韓貿易逆差3901.9億元,減少1.7%。
民營企業(yè)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前11個月,民營企業(yè)進出口13.47萬億元,增長11.3%,占我外貿總值的46.4%,比去年同期提升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8.95萬億元,增長12.2%,占出口總值的55.5%;進口4.52萬億元,增長9.5%,占進口總值的35%。同期,外商投資企業(yè)進出口11.25萬億元,下降1.8%,占我外貿總值的38.7%。其中,出口5.82萬億元,下降4.2%;進口5.43萬億元,增長0.8%。此外,國有企業(yè)進出口4.22萬億元,下降12.5%,占我外貿總值的14.5%。其中,出口1.31萬億元,下降10.2%;進口2.91萬億元,下降13.5%。
機電產(chǎn)品、紡織品和塑料制品等出口增長,服裝、鞋靴和箱包等出口下降。前11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chǎn)品9.57萬億元,增長5.4%,占出口總值的59.3%。其中,出口自動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1.31萬億元,增長10.7%;手機7706.7億元,下降0.7%;汽車(含底盤)975.4億元,下降3.7%。同期,出口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9892.3億元,增長33%;服裝8610.7億元,下降6.2%;塑料制品5277.8億元,增長20.1%;家具3650.7億元,增長11.2%;鞋靴2189.4億元,下降21.3%;玩具2104.8億元,增長6.8%;箱包1279.5億元,下降23.8%。此外,出口成品油5593.2萬噸,減少6.9%;鋼材4882.6萬噸,減少18.1%。
鐵礦砂進口量價齊升,原油、大豆和天然氣等商品進口量增價跌。前11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10.73億噸,增加10.9%,進口均價為每噸694.5元,上漲5.8%;原油5.04億噸,增加9.5%,進口均價為每噸2262.2元,下跌31.3%;煤2.65億噸,減少10.8%,進口均價為每噸483.6元,下跌9.8%;大豆9280.3萬噸,增加17.5%,進口均價為每噸2722.9元,下跌0.7%;天然氣9043.6萬噸,增加3.9%,進口均價為每噸2297.8元,下跌23.1%;初級形狀的塑料3727.6萬噸,增加11.5%,進口均價為每噸8840.8元,下跌11.5%;成品油2617.6萬噸,減少3.9%,進口均價為每噸2886.6元,下跌24.7%;鋼材1885.9萬噸,增加74.3%,進口均價為每噸5688.7元,下跌29.4%;未鍛軋銅及銅材617.4萬噸,增加38.7%,進口均價為每噸4.43萬元,下跌1.6%。此外,進口機電產(chǎn)品5.93萬億元,增長4.5%。其中,集成電路4884.6億個,增加21.9%,價值2.2萬億元,增長15%;汽車(含底盤)82.1萬輛,減少15%,價值2828.3億元,下降8.2%。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分析師周茂華對貝殼財經(jīng)記者表示,11月我國國內外貿表現(xiàn)強勁,預示四季度經(jīng)濟復蘇動能進一步增強,出口同比增速較高,得益于國內疫情持續(xù)受控,產(chǎn)能釋放恢復正常,成為全球抗疫物資供應的有力支持方,外需繼續(xù)保持擴張,尤其是與疫情相關的抗疫物質和“宅經(jīng)濟”商品需求旺盛。
“進口不及預期,主要是受商品價格影響,從11月進口數(shù)量看,國內需求恢復迅速! 周茂華表示。
的確,一些重要資源如原油、煤炭等進口均價都在下跌,今年前11個月分別跌31.3%和9.8%。但其實進口數(shù)量還是在漲的,比如原油進口就增加了9.5%。
值得一提的是,從出口結構來看,機電產(chǎn)品、紡織品和塑料制品等出口增長,服裝、鞋靴和箱包等出口卻有所下降,前11個月,服裝出口下降6.2%,鞋靴下降21.3%,箱包下降23.8%。
周茂華認為,主要原因是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海外結構性封鎖措施,全球商場、服務業(yè)受沖擊嚴重。另外,就業(yè)改善動能減弱也讓民眾消費支出信心下降,這些行業(yè)復蘇與疫苗接種進度及就業(yè)內需紓困政策力度息息相關。
從趨勢看,周茂華表示,我國外貿仍有望保持高景氣度,原因包括疫情防控形勢整體向好,國內生產(chǎn)基本恢復正常,內需恢復步伐加快;海外需求有望延續(xù)弱勢復蘇格局,尤其是未來幾個月全球對與疫情相關的商品需求有望保持強勁;我國需求復蘇態(tài)勢良好,企業(yè)銷售改善、經(jīng)營信心增強,補庫存有望延續(xù),帶動進口增加等。
消息來源:海關總署網(wǎng)站、新京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