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下發(fā)通知要求,加強父母就地過年的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工作。通知明確了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以及各級民政部門的職責,確保這類農村留守兒童得到妥善照料。
通知來得很及時:在分級分類的春節(jié)就地過年政策下,一些在外務工人員今年將在工作地過年。但在老家,還有他們最大的牽掛——留守的孩子。分別這么久卻無法回家見面,這本身在情感上就是一種煎熬。如果孩子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得不到妥善照料,大人就地過年更是難以心安。政府及時出臺政策進行兜底,免除了父母的后顧之憂。
應當看到,“以人為本”始終貫穿中國的防疫政策中。對就地過年的務工人員,各地通過各種福利措施保障他們過年的質量。就地過年一頭連著務工人員,一頭連著他們遠在故鄉(xiāng)的子女,出臺措施保障留守子女的過年福利與體驗,同樣是以人為本的應然之舉。
離春節(jié)僅有不到兩周了,時間緊迫,這需要相關部門趕緊行動起來,制定詳細的執(zhí)行方案,確保父母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這個春節(jié)有保障,能開心。
行動應該從兩個方面發(fā)力。
一是盡快在屬地對父母雙方均就地過年的農村留守兒童情況開展集中摸底排查,排查內容應當包括這類留守兒童數量以及他們的具體訴求,尤其要充分了解他們是否有合適的照護人,如果沒有,要妥善指定安排專人照料;同時要建立臺賬,以需定供,保障留守兒童需求得到及時滿足。
二是要注重對這些孩子的情感慰藉。父母過年不回家,孩子的心理一定會有失落感,要想盡辦法使他們遠離孤獨,確保他們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能在這個春節(jié)留下美好的記憶。
這個春節(jié)很特殊,也很不易,尤其是對就地過年的在外務工人員來說更是如此。要保障他們在外過年的各項權益,也要在“天涯共此時”的時刻,讓他們遠方的孩子過好年。即便一家人相隔千里萬里,給孩子的愛,也不能缺席。而這“愛的供給”,這一次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文丨漢卿)
(編輯 黎佳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