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三條文化帶建設,是北京構(gòu)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新標識。其中,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占據(jù)著北京城厚重的“源文化”先機。為反映北京“三個文化帶”之一——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整體物質(zhì)資源和文化風貌,六集文化歷史類紀錄片《山?水?道——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考》將于2月22日起在愛奇藝紀錄片頻道獨家上線播出。
據(jù)了解,《山?水?道——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考》由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研究院與愛奇藝聯(lián)合出品。全片共分為六集,在愛奇藝紀錄片頻道上線時間為:2月22日(正月十一)第一集《山岳安德》第二集《高山景行》;2月24日(正月十三):第三集《酌水知源》第四集《上善若水》;2月26日(正月十五):第五集《人能弘道》第六集《道法自然》。
紀錄片中,行走西山堅守近二十年的自發(fā)植樹人,城市里鬧中求靜守望森林的堅毅看山人,為永定河殫精竭慮卻飽受爭議的水務工程師,飽經(jīng)風霜默默書寫的民間非遺傳承人,年輕寡言的新京張鐵路設計師,心懷家國見證歷史的百年老廠的最后一位車間主任……一個個鮮活的“西山永定河人”串連起一個個動人的文化細節(jié),他們今天的經(jīng)歷,將成為明天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歷史中的一部分。
作為北京“三個文化帶”之一,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具有考古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豐富的文化遺存。本片從山、水、道三個視角入手,以三個漢字的古文字字形起筆,一方面從實體層面探索北京城形成發(fā)展與山脈,水系,道路三者的聯(lián)系,串聯(lián)起一系列人物故事,另一方面從精神層面解析山、水、道三個地理元素符號背后蘊含的文化隱喻對北京文化(000802,股吧)在精神層面的深刻而獨特的影響。
《山?水?道——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考》由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首都師范大學前校長劉新成任總策劃,他對本片的定位、意念、方向做出了具體部署安排。本片由著名紀錄片導演李秋生執(zhí)導,他曾擔任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多部紀錄片的總導演、總撰稿、拍攝《甲子述懷——五棟老樓的自述》《書聲:北京閱讀考》等約100余集經(jīng)典紀錄片,另著有長篇小說《謊言或回憶錄》,而曾為《天龍八部》《呂后傳奇》等多部高收視電視劇主攝像的梅剛,此次也傾入心血,擔任本片攝影指導。
據(jù)介紹,本片從2017年底正式開機,歷經(jīng)三年時間挖掘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文化歷史細節(jié),遍訪海淀、豐臺、石景山、門頭溝、房山、昌平、大興等區(qū),深入采訪的村級行政區(qū)超過30個,聯(lián)系采訪的企業(yè)、機關(guān)、博物館、景區(qū)等組織近50家,深入訪談的專家個人超過100人。
另悉,本片為“一城三帶”主題紀錄片的第一季,該系列紀錄片第二季《長城文化帶考》已經(jīng)投入拍攝,預計將于2021年年內(nèi)制作完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