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學鋒 攝
2月19日,在位于延慶區(qū)張山營鎮(zhèn)冬奧延慶賽區(qū)核心區(qū)內,被譽為“雪游龍”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迎來首場比賽,這也是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自建成以后舉辦的首場正規(guī)賽事活動。
本次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舉行的測試活動為期10天,共設兩個大項、三個分項、十個小項。
段學鋒 攝
“雪游龍”迎來“首秀”
位于冬奧延慶賽區(qū)核心區(qū)內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采用了世界頂尖的賽道設計,該場館已于2020年9月完成了制冰工作,并成功通過國際雪車、雪橇聯(lián)合會場地認證。
雪車雪橇項目被譽為冰雪運動中的“F1”,此前,全世界也僅有16條賽道。在冬奧會各項賽事中,雪車雪橇競賽對場地有著嚴苛要求。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賽道是一個半U型混凝土澆筑結構,賽道垂直落差達121米,長度為1975米,最高設計時速134.4公里,16個各種彎度交織在一起,賽道設5個出發(fā)區(qū),可容納近萬名觀眾,是國內第一條也是唯一一條符合冬奧會標準的雪車雪橇賽道。從遠處望去,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就像一條蜿蜒的游龍盤踞在山脊之上,因此,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也被形象地稱為“雪游龍”。
司達 攝
本次賽事也是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經(jīng)過認證后舉辦的首次正規(guī)比賽。雪橇和雪車是冬奧會的兩個大項,其中雪車又分為雪車和鋼架雪車兩種,這3種運動可以共用一條賽道,賽制也大體相仿。
2020—2021年冰雪賽季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前的最后一個冰雪賽季,冬奧組委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組織此次“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延慶賽區(qū)測試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賽事也是我國本土首次舉行的雪車雪橇比賽,在我國冰雪運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段學鋒 攝
完全按照冬奧會賽制標準
本次比賽,競賽組織方也嚴格按照奧運會賽事標準來安排比賽。在為期10天的賽事中,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將舉辦男子雙人雪車、女子雙人雪車、女子單人雪車、四人雪車;男子單人雪橇、女子單人雪橇、雙人雪橇、雪橇團體接力;男子鋼架雪車、女子鋼架雪車十個小項比賽,這十個項目也是冬奧會賽場上的所有比賽項目。
此外,在本次比賽中,所有雪車和鋼架雪車比賽項目都將按照冬奧會和世界錦標賽標準進行四輪賽制,即:參加測試的運動員需要在賽道進行四次滑行,根據(jù)賽事規(guī)則計算最終成績。據(jù)介紹,在國際上,一般規(guī)格的雪車、鋼架雪車比賽多為兩輪賽制,四輪賽制足以體現(xiàn)聚焦冬奧的實戰(zhàn)性。
“剛剛結束的女子單人雪橇項目是我們國內舉辦的首場正式的雪橇比賽,對于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來說也是一次正式的‘大考’,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測試活動能夠提前發(fā)現(xiàn)問題,提早想出應對和解決的辦法!眹已┸囇┣林行母傎愔魅張旭東說,“這場比賽,對我們裁判員隊伍和整個場館團隊來說也是一次有效的鍛煉。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這次的測試活動能夠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橇項目的順利舉辦做一次系統(tǒng)的‘練兵’。”
史金秋 攝
九名延慶本土裁判“上崗”
根據(jù)疫情防控的需要,此次在雪車雪橇中心進行的比賽只招募了32名國內技術官員,其中有9名是延慶本地人。這9名國內技術官員是延慶運行中心組織培訓的冬奧人才,也將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留下的寶貴冬奧人才資源。
據(jù)了解,早在2019、2020兩年時間里,由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共同組織雪車雪橇項目國內技術官員培訓共計200余人次。通過講解規(guī)則、前往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進行實地演練等方式進行培訓,培訓結束后還進行了由國際單項體育聯(lián)合會組織的考試。延慶區(qū)也通過積極組織“大培訓”活動,讓更多人掌握“冰雪技能”,培養(yǎng)更多“冰雪人才”,為服務保障冬奧會籌辦舉辦貢獻力量。
來自延慶一中的英語教師黃爽在2019年參加了相關培訓,并取得國際雪聯(lián)認可的雪車/鋼架雪車項目國際級裁判資格證。目前,全國范圍內取得該項目資格證書的不過二十余人。
本次比賽也是黃爽首次作為國內技術官員的身份參與比賽!白鳛橐粋延慶人,能夠以國內技術官員這樣一個身份參與這場測試賽中,我覺得很驕傲。我要拿出百分百的態(tài)度和能力,做好裁判工作,為測試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秉S爽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wǎng)立場。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