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不懂新品賽高,才會越活越遭,只要不斷創(chuàng)造,不用運營騷,也能放大招,讓消費者享受買買買的美好。
人莫如故,物莫如新。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過去,牙膏比洗牙粉更好用,于是風靡世界;天然化妝品比化學產品更安全,結果火了幾十年;蘋果iOS遠勝老霸主塞班,因此在市場上扭轉乾坤……
現(xiàn)在,都市人為工作拼盡全力,收拾家成了生活不能承受之重;人們重視健康問題,卻無暇用食物調理自己;南方的冬天爆冷不能忍,普通棉服頂不住濕冷寒風……
于是,添可出了洗地機,清掃、拖地一并完成;帶益生菌的固體飲料、營養(yǎng)均衡的早餐麥片,兼顧年輕人的胃和健康;可水洗的自發(fā)熱羽絨服,克服南方濕冷帶來的抑郁。
天貓顯示:這樣解決痛點、命中甜蜜點的新品過去一年增長了一倍,上線超2億款,交易占比超過35%,頭部1000個商家百萬以上的新品交易占60%。新品成為品牌擊中消費者海馬體的關鍵。
同時,2020年,新品重度消費人群激增20%,人數(shù)過億,每月在線追“新”的人超過1.8億,無論是消費水平還是消費熱忱,都遠遠高于大盤人群。顯然,相比9.9元包郵,消費不止是基本的滿足,更要有品質的追求,那是另一個平行的世界。
不錯,自打去年開始,暴打“消費主義”風潮盛行,理智消費大行其道,但這并不是要捂住錢包,掐死消費的“活路”,而是要向那些“智商稅”、過度包裝概念的商品說“不”。
總之,就是不要灌輸式營銷的花里胡哨,只要滿足需求的樸實無華不枯燥。
其本質,就是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講的:市場經濟最終就兩個主宰:消費者與技術。消費者提供了需求,技術革新了商家供給。兩者相互依托,彼此激勵,就能讓市場各方共營、共贏、共生、共榮。
所以,品牌商家別怪什么“紅利越來越少,格局僧多粥少”,不懂新品賽高,才會越活越遭,只要花樣翻新不斷創(chuàng)造,不用運營騷,也能放大招,讓消費者享受買買買的美好。
搞定痛點
老話說: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產品創(chuàng)新更是如此。
牛啤的產品無須費勁解釋,把它還原到一個場景,就可以用得順暢;有流行潛質的產品也無須拼命推銷,把它代入到一個場景,就能讓人感到針對痛點的創(chuàng)新。
蘋果就是如此,從iPod、iPhone再到Macbook、iPad,無一不在引導產品創(chuàng)新的先河。因此,總有人把大神喬布斯的話奉若圭臬,尤其是那句:“顧客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直到你把產品放到他們面前。”
太多品牌被這話誤導,一味強調產品創(chuàng)新靠靈感,卻忽視了用戶需求的真痛點,結果白白浪費時間、資本,吃得苦中苦,換來心中堵。
創(chuàng)新導師史蒂夫·布蘭克說:“喬布斯不和消費者交流?這些都是神話,不是事實。他的創(chuàng)意可不是靠打坐,或靈機一動。他會去蘋果店,會認真回復消費者郵件,也看公司對大量果粉做的海量調研……
交過太多學費后,越來越多品牌回過味來,針對用戶的真實需求和痛點,明晰2個問題:1、有沒有優(yōu)化體驗?2、有沒有提升效率?
比如添可這個智能家電品牌,脫胎于掃地機一哥科沃斯(603486,股吧),后者做家電代工,花了10年時間打敗美國掃地機器人品牌iRobot,摘下多個國際獎項,成為國內細分領域的王中王。
之后,科沃斯成功上市,放棄代工,與國際大品牌戴森剛正面。于是,創(chuàng)始人錢東奇再創(chuàng)添可品牌,要以差異化競爭,做大做強,再創(chuàng)輝煌。
按照他的信念:做品牌是不允許機會主義的。為此,老錢和創(chuàng)業(yè)老兵一起研究都市人群“懶人經濟”的需求,通過天貓梳理用戶認知、細分用戶反饋,深挖用戶痛點。
結果發(fā)現(xiàn),國人清潔地面的習慣是掃完一遍后再拖一遍,而歐美品牌吸塵器很難滿足這個需求。由此,添可開發(fā)了智能洗地機“芙萬”,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就將過往的技術整合,掃吸、拖洗一體完成,它一上市,出道即巔峰。
去年618期間,添可洗地機賣出2.2萬臺;雙11期間,36分鐘天貓單店銷售破億。抖音、小紅書的測評被刷爆,2019年天貓的洗地機品類規(guī)模才5000萬元,而2020年僅添可預計銷售就可破5億元。
在錢東奇看來,過去,一個品牌、品類的創(chuàng)新要經過漫長的“隧道期”,如琢如磨,現(xiàn)在有了天貓這樣的平臺,可以迅速明確海量用戶的真實期望,提取共性,做出響應和反饋,速度甚至是以小時計。
之后,品牌就能大大縮短創(chuàng)新的時間和成本,開發(fā)出新品,盡可能接近用戶需求,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爆發(fā)。
一句話:方法做對,事半功倍。懂平臺,懂用戶,商家自然能做出“懂我即我”、用戶青睞的新品,只要認真玩,想變壞都難。
命中甜蜜點
“預見未來最棒的辦法,就是把它創(chuàng)造出來!边@是《數(shù)字化生存》總結的新時代法則。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就拿營養(yǎng)代餐來說,它從2016年開始在國內流行,成為體重管理人群的抗餓替代品。品牌眾多,競爭激烈,要命中消費者的“甜蜜點”極難。
2019年才入行的WonderLab并不算業(yè)內先鋒,創(chuàng)始人劉樂告訴小郝子,2018年是因為看到天貓與權威機構的行業(yè)報告,全面了解了各維度消費趨勢的分析,所以才決定選擇代餐“賽道”。
同時,天貓的成功案例也給出很多借鑒,例如去年的“超級新秀”活動,市場部小二建議,不要只拘泥于減肥產品,把定位做窄了,可以做加班忙碌時的代餐,于是WonderLab策劃“新晚餐計劃”,打造新品。并與當紅的喜茶等品牌聯(lián)合,跨界再造聯(lián)名款,抱團提咖。
此外,基于天貓用戶消費趨勢洞察,品牌重新為熬夜一族定制夜宵代餐,將75克標準餐變成50克小份,專門讓用戶應對小困小餓。
如此,紅海賽道也能玩出不一樣的花火。僅用一年時間,WonderLab就成為天貓代餐品類榜首,還向“新營養(yǎng)品”的定位再出發(fā)。
而在珀萊雅(603605,股吧)總經理曹良國看來,新品的核心是對消費者的洞察,過去研究消費者,要在不同渠道上用力,自己找一群粉絲,測試他們喜不喜歡新的設計、成分、功能,周期很長,而且往往因為參與測試的人群、手段有限,難保成功,有點像缺乏計劃的先生后養(yǎng)。
但天貓這樣的超級平臺可以協(xié)助命中用戶的甜蜜點,比如推新測試上,通過準確匹配老用戶,抽簽派送小樣,避免羊毛黨截胡,加速確定目標客群對新品的期望,調整、改造細節(jié)。
這樣優(yōu)生優(yōu)育后的新品,已經過多重實踐檢驗,冷啟動也不再冷,放到品牌、銷售合一的天貓推出,自然會起點即爆點,新品即爆品。
像珀萊雅雙抗精華(抗糖、抗氧化),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催生出來,去年4月一上市,單月銷售超過5萬瓶,令品牌在線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50%,將客單價從100多元提升到200多元。
一切就像通用傳奇CEO杰克·韋爾奇說的:所有新世代的領軍者都不是順著舊軌道追趕超車,而是另找創(chuàng)新性的岔道一路狂奔。然后,有對比有傷害,只要你夠快,對手就都是菜。
種種事實也證明,新品匹配供求,是中國制造的新價值創(chuàng)造,“低價搶市場”只是“造勢一時爽,前途火葬場”。9.9元包郵雖好,但不是中國制造的出路,更無法滿足億萬國人千變萬化的新場景、新情境、新需求。
1月6日,12部門再發(fā)真招實招,促進消費回升和潛力釋放,無疑,2021年消費升級會更香,就像《新零售機遇》里說的:很多產品都值得再重做一遍。
總之,咱們消費者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品牌老想著“姑娘更漂亮,營銷更刁鉆”,還不如多補點用戶思維:理解咱們喜歡什么,努力滿足咱們。
把這個節(jié)奏拿捏得死死的,“抱住大腿求生存”,總好過“愁眉苦臉等天亮”,不是嗎?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郝聞郝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