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3日報道 據俄羅斯衛(wèi)星社莫斯科3月2日報道,據美國專業(yè)網站航天新聞網報道,美國太空發(fā)展局(SDA)計劃在國際空間站上測試用于跟蹤高超音速導彈發(fā)射的探測設備。
以紅外波段工作的一個反導探測設備將被放置于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的“天鵝座”無人貨運飛船上,該飛船將于今年7月飛往空間站。
報道稱,該試驗將于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期間時進行,并將收集研制探測高超音速武器和彈道導彈發(fā)射設備所需的數據。將來該設備計劃安裝在預警衛(wèi)星上。
美國在2021年度財政預算中保持了創(chuàng)紀錄的國防經費,并將重點放在研發(fā)太空武器和軍隊管理系統上。
【延伸閱讀】美媒:美海軍加速發(fā)展激光武器 欲實現艦載激光反導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道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5日發(fā)表了題為《激光武器——美國海軍的未來》的文章,作者為防務編輯克里斯·奧斯本,文章認為,隨著艦上發(fā)射的高能激光武器能從越來越遠的距離燒蝕、摧毀并監(jiān)視海上敵方目標,這正促使美國海軍的武器研發(fā)人員加快研制越來越多的水面艦艇使用的定向能武器,希望最終研發(fā)出能夠擊落高空彈道導彈的艦載激光武器。全文摘編如下:
美海軍作戰(zhàn)部長邁克爾·吉爾戴上將最近在《海上力量雜志》上撰文提到了激光武器。吉爾戴說,如果美海軍再獲得50億美元的預算資金,美海軍將迅速購買更多潛艇、高超音速導彈和激光武器用于海上作戰(zhàn)。如果可能的話,此舉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未來幾年預計會出現的攻擊型核潛艇和彈道導彈核潛艇短缺問題。
吉爾戴告訴參加美國海軍學會防務論壇網絡直播的與會者,部分資金將用于造船,“最主要的是潛艇”。
《海上力量雜志》的報道還援引吉爾戴的話說,他希望在激光武器上的進展“大大加快”,還說“我需要能擊落導彈”。在吉爾戴發(fā)表這番講話之際,美國正加速努力用低成本、高威力的進攻型和防御型激光武器配備兩棲軍艦、驅逐艦甚至核潛艇。
激光武器有時不僅聲音小具有隱蔽性,而且還具備精確性和可升級的特點,這意味著激光束可以組合在一起加強攻擊,增大威力,或者反過來設定為僅用于“打暈”(致盲),或者僅僅是使敵方偵察裝備失靈,而不需要全面殺傷。
激光武器的前景甚至促使美海軍與導彈防御局合作,希望最終研發(fā)出能夠擊落高空彈道導彈的艦載激光武器。由于發(fā)電功率的移動和綜合應用以及艦艇內置發(fā)動機的功率輸出增加,所有這一切正在迅速變?yōu)榭赡堋?a target='_blank'>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第三代(Flitht III)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當然還有朱姆沃爾特級隱身驅逐艦的設計中,現在都大幅增加了發(fā)電功率,足以維持艦載電力系統,如雷達、火控和計算機……同時也能為強大的艦載激光武器提供電力。當然,激光武器已經在海軍艦艇上使用多年,最初是幾年前開始使用的美海軍激光武器系統,該系統設計并安裝在“龐塞”號兩棲登陸艦上(已進行過多次海上攔截試射,本網注)。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2019年12月的一份名為《海軍激光、軌道炮和炮射制導炮彈》的報告稱,美海軍甚至在其“杜威”號導彈驅逐艦上安裝了一種新的“眩目”激光武器,以跟蹤并摧毀敵方攻擊型無人機。
他說:“這種武器還將為艦船的作戰(zhàn)系統提供情報、監(jiān)視和偵察(ISR)數據,并提供反無人機ISR眩目能力!碧岬矫篮\姷墓鈱W殺傷監(jiān)視系統,報告說,這種眩目武器利用低功率激光迷惑并降低敵方無人機的ISR能力,這種武器目前正為開發(fā)一種名為“高能激光與光學儀器和監(jiān)視系統”(簡稱HELIOS)的艦載激光系統奠定基礎。
(2020-12-07 16:16:00)
【延伸閱讀】自行火炮也能防空?美軍測試高超音速反導炮彈
參考消息網9月9日報道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9月6日發(fā)表了題為《“科幻式超酷”的高超音速炮彈擊落一枚巡航導彈》的報道,一枚來襲的巡航導彈可以從空中被擊落——這種“防空”武器竟然來自美國陸軍的一門155毫米M109“帕拉丁”自行榴彈炮。相關內容摘編如下:
美空軍負責采購、技術和后勤的助理部長威爾·羅珀對記者說:“坦克(自行火炮)擊落巡航導彈超酷。電子游戲、科幻式超酷!
“任務與意志”網站援引最新防務網站的一篇報道說,美軍吹噓的“超高速炮彈”(HVP)朝著在空中擊落來襲巡航導彈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測試中,美空軍使用超高速射彈——一種飛行速度可達5馬赫的低阻力制導炮彈——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上空擊落了一架BQM-167無人靶機。
報道說,在演示美空軍先進作戰(zhàn)管理系統的過程中,BQM-167無人機“充當了俄羅斯巡航導彈的替代品”。這個系統旨在快速發(fā)現并摧毀來襲導彈。
據最新防務網站說,“超高速炮彈”在演示中由一門美陸軍M109“帕拉丁”自行榴彈炮和一門美海軍(陸基固定)艦炮發(fā)射。
報道說,“超高速炮彈”最初是在2013年作為美海軍大肆宣傳的電磁軌道炮的專用炮彈開始研發(fā)的,后來五角大樓戰(zhàn)略能力辦公室將“超高速炮彈”轉而用于美陸軍榴彈炮和海軍艦炮等常規(guī)火藥武器發(fā)射。
“超高速炮彈”相比常規(guī)導彈防御系統的優(yōu)勢在于成本:標準的改進型“海麻雀”艦空導彈或滾體導彈每枚造價數百萬美元,但 “超高速炮彈”項目經理文森特·薩維奧把 “超高速炮彈”的成本定為每枚約8.5萬美元。
薩維奧還說,同樣的邏輯也適用于部署在世界各地的“薩德”移動反導系統所裝備的“愛國者”-3型攔截導彈。
資料圖片:9月2日,美軍M109“帕拉丁”自行火炮(右)發(fā)射超高速炮彈。(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
(2020-09-09 16:16:00)
【延伸閱讀】美媒:美未來反導指揮系統同時摧毀彈道和巡航導彈
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道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8月20日報道,當天,美國陸軍未來的導彈防御作戰(zhàn)指揮系統在位于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靶場進行了一次重大試驗,幾乎同時摧毀了兩個威脅目標。在陸軍準備就其是否投產作出決定之際,此次試驗成功清除了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障礙。
報道稱,向陸軍防空和導彈防御系統發(fā)射的巡航導彈和先進戰(zhàn)術彈道導彈來自不同地方。與此同時,多臺完全不同類型的雷達實時跟蹤來襲目標,并向“綜合防空與導彈防御作戰(zhàn)指揮系統”(IBCS)發(fā)送數據。
據IBCS制造商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說,該系統將相關數據集成在一起,對每一枚目標導彈進行全程跟蹤,這一點是“任何單一傳感器不可能做到的”。然后系統作出判斷,哪種類型的攔截導彈最適合應對這些威脅。
報道稱,士兵們發(fā)射了一枚“愛國者”-2型導彈摧毀巡航導彈目標,同時發(fā)射一枚“愛國者”-3型導彈,摧毀彈道導彈目標。
美國陸軍領導層強調,IBCS的部署勢在必行。該項目此前一直進展艱難;它在2016年進行了一次失敗的測試,并且因此耽誤了4年進展。
報道指出,該系統在陸軍現代化重點領域的重要性與日俱增。IBCS不僅將成為“陸軍未來綜合防空和導彈防御系統”的大腦,還將成為陸軍“未來間接火力防護能力計劃”的指揮控制系統,后者用于抵御火箭彈、火炮、迫擊炮以及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的襲擊。
美國陸軍領導人證實,該項目自2009年啟動以來已經耗資約27億美元。
報道稱,本次測試將于9月中旬結束。然后,相關官員將在11月20日舉行會晤,討論系統投產事宜。美國陸軍計劃在2022財年的第三或第四季度為首支部隊裝備該系統。
(2020-08-22 11:05:53)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