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如何理解2021年的經濟預期目標?如何看待宏觀政策的方向?新京報舉辦2021全國兩會經濟策論壇,邀請經濟學者解讀2021政府工作報告,嘉賓包括國家統(tǒng)計局原總經濟師、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
需求不足問題是中國經濟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去年全年消費仍是負增長。曹遠征提出,長期來看,提升需求依然是經濟的核心問題。從過去四十年的經驗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特別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長更快,以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為代表,出現了一種新的現象,就是重工業(yè)產能過剩,但輕工業(yè)、耐用消費品銷售較旺。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中國居民主體是中低收入階層,這一群體的收入持續(xù)增長,國內市場就可以持續(xù)擴大,也可以進一步分享給世界。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長,使他們有擴大消費的能力,這也是未來的一個基本的政策方向。
曹遠征提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出現幾個亮點。第一是擴大就業(yè)。就業(yè)是家庭收入的最重要來源,就業(yè)增長,家庭收入就會增長,會擴大家庭消費,于是保就業(yè)就成了保民生,擴大就業(yè)就成為促進消費的最重要工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1100萬的就業(yè)目標,比過去幾年要高一些,體現了擴大收入的意圖。
第二,在返貧方面有相應的措施。為了防止返貧,很多政策要持續(xù)五年,要與鄉(xiāng)村振興相銜接。除了增加就業(yè)提高貧困地區(qū)居民收入之外,還要加大財政投入,特別強調公共設施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從村延伸到戶,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這將表現為隱形收入的提高。
第三,從國家層面來看,社保問題是重要問題,今年政府加大國有資本劃入社保力度,以此提高老年人尤其是退休人口的收入,縮短收入差距,這也是在擴大消費。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程維妙 侯潤芳 編輯 徐超 校對 柳寶慶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