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博弈原創(chuàng)
文丨章冶游
編輯丨于華東
面對H&M集團碰瓷新疆棉花的行為,共青團中央官博發(fā)文強勢回應:“新疆棉花不吃這一套,H&M摘掉有色眼鏡,立刻停止散發(fā)虛假信息。”
“不吃這一套”,源于日前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上楊潔篪委員擲地有聲的放言:“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比嗣袢請筮為楊委員這句話制作了“周邊圖片”。
近日,“中國人不吃這一套”不僅成為了官方吐槽的頂配,成為了刷爆社交媒體的金句,也于購物網站掀起了一陣“定制愛國周邊”之風。
不少商家瞄準時機,將人民日報發(fā)布的“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圖片印在了T恤、手機殼、帆布包、雨傘、打火機等產品上,淘寶平臺有的店鋪相關產品銷量如今已經破百、破千。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句話的走紅,是國人對楊委員霸氣回懟美國的自豪,也是大眾愛國情緒的體現。國人愿意為自己的愛國情懷買單,“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產品才會迅速走紅。
不過,這種結合時政熱點的愛國周邊也引起了不少爭議,如有人認為愛國是一種力量與情懷,不應該被商家消費。辯證來看,“愛國周邊”也是愛國文化傳播的一種形式,只是對商家而言,愛國生意也要做得走心,一味消耗大眾情懷是不可取的。
1
被具象化的愛國情懷
在淘寶上搜索“中國人不吃這一套”,會發(fā)現相關周邊產品不止是文化衫,還有衛(wèi)衣、手機殼、雨傘、帆布包、打火機、酒瓶、鼠標墊、車貼等種種,可見各路商家反映速度之快。
商家緊跟熱點定制商品,在此前就有先例。2018年,中國的電競戰(zhàn)隊IG獲得英雄聯盟世界總冠軍時,IG戰(zhàn)隊老板王思聰在現場吃熱狗的照片大火,不少淘寶商家火速制作了“王思聰吃熱狗”漫畫手機殼。2019年,百度AI大會舉行時,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被一男子意外潑水,后也有不少商家生產了漫畫版T恤。
熱點定制商品,本身就意味著流量。此次,眾多淘寶商家便將“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與同規(guī)格產品放在了同一售賣頁,如果能讓消費者關注到這些熱點定制商品,也能一定程度帶動店鋪其它產品的銷量。
與時政熱點結合的定制商品,過去也有先例,如外交部發(fā)言中曾提到的“呵呵”便被有的商家印在了文化衫上。宣揚態(tài)度的文化衫,一直是受歡迎的時尚單品,但此次,“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的生產已然超出了文化衫范疇,輻射范圍之廣和參與商家之多在過往是少見的。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一愛國周邊的走紅,源于不少商家敏銳的嗅覺,也離不開消費者的自發(fā)推動。有淘寶店主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結束后,就有不少顧客前來咨詢可否定制相關周邊。
截止目前,#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話題在微博的閱讀量達35.1億,討論度達151.2萬,無數國人都在關注這一熱點時事。尤其是人民日報發(fā)布的1901年與2021年兩個不同辛丑年的對比圖刷爆網絡后,大眾愛國情緒再度高漲。
一個世紀前,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失去話語權,一個世紀后,面對美國的霸權主義,中國霸氣回懟,這個反轉令國人既心酸又自豪。在國家由弱變強的一百多年里,“中國人不吃這一套”是無數人憋在心里的一句話,如今這句話被堂堂正正喊了出來,自然令人動容。
在全民愛國情緒面前,“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的走紅順理成章。事實上,這和電影《戰(zhàn)狼2》的走紅是一個道理,它們都是一次國民情緒的具象化表達。《戰(zhàn)狼2》上映時,眾多影迷自發(fā)二刷三刷,代表的便是觀眾愛國情懷的一次爆發(fā),如今“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句金句和周邊產品的走紅也是同樣。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是國家層面的中國態(tài)度,普羅大眾無法像外交官一般與美國對話,但他們可以依托于當下的電商環(huán)境,通過愛國周邊來表達對這句話的認同,表達對“中國逐漸回到應有國際地位”的自豪。
如今,“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產品的賣家評論區(qū),正在成為大眾直抒愛國情懷的新陣地。有網友在買家秀中直言“咱們中國人不吃你老美這一套,這T恤設計出來真給中國人長臉”、“穿著有種自豪感”。還有人在評論區(qū)大喊“中國加油”、“打卡外交天團周邊產品”等。
此外,不少網友也打趣道:“如此快的定制與生產,就是強大的制造業(yè)支撐下的中國速度!
2
周邊也是一種愛國文化傳播
不過,“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的火爆,也是存在爭議的。
有人認為,商家與經濟市場是在消費中國人的愛國情懷,“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也是發(fā)“愛國財”。也有不少人認為,愛國情懷來自內心的自信,而并非一件小小的文化衫。
誠然,這確實是商家追逐熱點下的商業(yè)行為,但用“愛國情緒綁架商品銷售”等來形容愛國周邊的走紅,是有點片面的。
在國外,將各種政治口號與熱點事件高傳播度語句印上服裝、背包等商品這一行為,已經流行很久了。2016年,特朗普競選總統(tǒng)時喊出的那句“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就被海外商家印上了衛(wèi)衣、棒球帽等產品,出現在了亞馬遜、ebay等海外購物網站,特朗普本人也曾佩戴過印有這個口號的紅帽子。
除了政治口號外,2014年,科比及多位NBA球員身穿“I CAN’T BREATH”的標語T恤,以示對暴力執(zhí)法及種族歧視的抗議。更早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設計師Katharine Hamnett在與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握手時,曾身穿“58%DONT’T WANT PERSHING”(58%的人不想要導彈)的標語T恤。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種結合時政熱點的周邊生產,在全球都是普遍現象,愛國情懷與商業(yè)掛鉤也是同樣。多年來,美國國旗便出現在了服飾、手表、背包、襪子、帽子、床品、車貼等各式消費產品上,這些商品不僅在美國有著廣闊市場,隨著美國文化的傳播,它們在中國市場也很流行。
從這個角度來看,愛國周邊其實也是愛國文化及國家影響力的一種傳播形式。
將政治標語及熱點事件高傳播度語句印上文化衫甚至更多商品,過去在中國確實流行度不高,這也與東方含蓄、內斂的情感表達傳統(tǒng)有關。但近幾年,愛國周邊卻逐漸多了起來,因為年輕一代的情感表達更為外向了。
如有的國潮服裝會將中國國旗及“中國青年”、“中國女孩”、“愛國人士”、“國泰民安”、“社會主義接班人”等字樣印上T恤、手機殼、車貼等商品。淘寶上有家專做文化衫的店鋪,曾出售過印有切·格瓦拉頭像的爆款文化衫,如今,這家店鋪也推出了印有“為人民服務”、“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等毛主席語錄的紀念衫。
“我們的消費者開始自我認同。這些年,我們不再覺得一件T恤上只有英文的標志是好看的,現在,我們開始接受T恤上有漢字!北本┓b學院時尚傳播學院老師董妍道。
愛國商品的市場一直很廣闊;蛟S很多人不能接受愛國情懷與商業(yè)掛鉤,但也有人希望愛國生意越做越好,愛國未必不能有“社交貨幣”,我們可以通過宣傳形式來弘揚愛國精神,也可以通過文化軟途徑來喚起國民的愛國之情。
近幾年流行起來的國潮趨勢,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愛國生意。國潮服裝品牌中,李寧將人民日報的LOGO及報紙圖樣印上了衛(wèi)衣,碧海潮生將中國水墨元素搬上了唐裝,還有更多國潮商家將中國的仙鶴祥云、京劇臉譜、舞獅、民國時期經典圖案、嫦娥五號等融入了服裝設計。
各大國潮商品與“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前者加入了更多文化元素,更為強調消費者對文化自覺和本土文化元素的認同,而后者直接引用了簡單的標語,一個更為內斂一個更為直白,但本質上來說,它們都是大眾“愛國情懷”下的衍生物,有需求便有市場。
3
周邊產品的創(chuàng)意缺失難題
印有“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帽子可以暢銷,“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的周邊生意自然也可以做,這是一個正常的市場行為。
可以預料到,未來還會有更多愛國周邊隨著時政熱點產生,此類商品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廣闊。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以正確的姿勢做愛國生意,將其發(fā)展為一個有質量的市場,才是值得關注的。
從社交網絡上大眾對“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的探討來看,不少人持消極態(tài)度不是因為“愛國不應該和商業(yè)行為掛鉤”,而是在于“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的整體質量堪憂。
雖然“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的各類周邊定價都較為親民,如文化衫價格多在三四十元,手機殼定價多在一二十元,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問題:幾乎都簡單粗暴地將人民日報發(fā)布的“原圖原文”搬到了周邊產品上,鮮少有創(chuàng)新產品及概念產品。這也反映了這批愛國周邊的一個致命傷:設計感缺失。
照搬“原圖原文”,本就面臨著侵權問題!爸袊瞬怀赃@一套”周邊走紅后,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便指出,該圖最早為人民日報首發(fā),如這張照片能夠認定為具有獨創(chuàng)性,這種T恤衫等周邊產品使用、未經權利人許可的行為,或屬于侵權行為。
就算拋開是否侵權不談,從不少消費者的態(tài)度來看,對于印有“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字樣的服裝、帆布包等日常用品,他們普通認為“可以買來收藏”,但“幾乎不會外穿外用”,因為這些產品大紅色的背景、印刷般的加粗正楷體,都讓他們覺得外用時“中二氣息十足”。
對此,不少具有設計功底的網友已開始自發(fā)分享創(chuàng)意。有人提出“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可以仿照遼寧艦的周邊,設計一些比楷體字更活潑的字體;有人提出可以去掉“中國人”三個字,將“不吃這一套”與一些中國元素結合,如熊貓、哪吒及孫悟空等中國IP形象等;有人建議設計中可以加入年輕人喜歡的叛逆風格,讓服裝、背包等可以適用于日常場景。
周邊產品確實能成為愛國文化傳播的一種形式,但愛國周邊生產不應該只重短期不顧長效。商家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讓愛國周邊更為接地氣,更能融入到大眾的生活場景中,而不是只追求商業(yè)回報。畢竟如果商家屢次都只是蹭熱點,消費者也會對這種“圈錢行為”產生厭煩,屆時,愛國生意便會成為傷害大眾愛國情懷的存在。
事實上,當越來越多的商家關注到“愛國周邊”背后隱藏的商機后,熱點也變得不好蹭了。
從淘寶上“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周邊的銷量來看,一部分店鋪售賣的文化衫、手機殼等周邊銷量已破百、破千,這些店鋪都是具有訂閱量基礎的,而一些新店推出的相關產品僅寥寥幾人購買?梢姰斏唐吠|化程度無限趨高時,不是所有商家都能乘上東風的。
說到底,隨著“愛國周邊”的逐漸發(fā)展,消費者對其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這和文創(chuàng)產品及國潮的發(fā)展是相同的,質量與設計永遠是打動消費者的關鍵之一。僅用來蹭熱點的商品,是留不住消費者的。
如此來看,“愛國周邊”還是要在設計和質量上再接再厲,而不是一味做復制粘貼式的產出。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新博弈。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