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主要貢獻人:李世朋
轉自中信期貨3月29日發(fā)布的2021年二季度策略報告
核心觀點
▌玻璃市場:建筑工地復工后工程方將逐步加快施工后端的推進,尤其是春季施工旺季,利于施工進度的加快,這將帶動后端建材產品尤其是建筑玻璃訂單量的大幅提升以及需求的持續(xù),產銷率維持高位,市場反彈驅動逐步增強。但在利潤持續(xù)高位的情況下,也可能加速原有冷修產能的復產,在供給端持續(xù)增量預期與周期性強需求韌性的雙重影響下,市場維持高位震蕩的格局。
▌純堿市場:庫存的去化依舊是市場景氣度提升的主要驅動,一季度的預期熱度能否兌現將會在二季度看到端倪,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下游行業(yè)的快速擴張下,我們認為預期兌現率相對較高,下游訂單也會逐漸增加,庫存去化速度會加快,市場驅動逐漸增強,現貨價格呈現震蕩偏強態(tài)勢。
▌風險提示:竣工增速大幅回升(上行風險);新增復產超預期(下行風險)
報告正文
▌一、玻璃:地產施工旺季,剛需持續(xù)
(一)需求端:周期性的主驅動?
隨著春節(jié)假期的結束,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逐漸升溫,建筑工地逐漸復工、深加工企業(yè)陸續(xù)復產,春季市場啟動,市場重新步入正軌,此時原有的地產市場矛盾繼續(xù)影響玻璃建材市場。建筑玻璃占到平板玻璃需求的75%-80%,因此房地產市場對玻璃需求端影響較大,初次施工玻璃主要用在房地產施工尾端,因此竣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玻璃需求。而從2018年的施工前端的趕工期,導致了施工周期的延長以及竣工的連續(xù)拖延,從而導致了玻璃銷量與產銷率的大幅下降。
隨著2019年以來交付壓力的逐漸增大,竣工增速企穩(wěn)回升,平板玻璃產銷率逐漸回歸到100%甚至以上,銷量累計同比增速也回歸正增長區(qū)間,意味著需求訂單的回暖與庫存的消耗。而2021年地產竣工交付壓力依舊較大,尤其是進入到春季,地產施工旺季啟動,施工面積與竣工面積均將大幅增長,作為施工后階段主要耗材的建筑玻璃消費需求將大幅增加,扭轉類似2018年一樣的惡劣情況,周期性、持續(xù)性的消費需求將會持續(xù)支撐建筑玻璃市場。
(二)供給端:產量或持續(xù)高位
2020年中國后疫情期間,國內經濟復蘇強勁,建筑工地施工趕進度加快,現貨市場快速恢復,產銷率持續(xù)維持在100%以上,現貨價格的持續(xù)上漲,帶動了生產企業(yè)產能投放的積極性,新投產產線共計13條,是2015年以來投產產線最多的一年,2020年全年凈增產線11條,凈增產能日熔量6900噸,到2020年底國內浮法玻璃產能達到近年來最高點5875萬噸。2021年預計計劃新投產和復產點火的產線共計17條,日熔量合計13750噸,有計劃放水冷修的產線共計11條,日熔量合計7300噸。綜合來看,2021年仍然凈增產線6條,凈增產能日熔量達到6500噸,由此使得年產能超過6000萬噸。
市場的波瀾引發(fā)價格的起伏,但生產企業(yè)關注的更多的是利潤的變動,繼而對有效產能的增減產生影響。2020年上半年的產能凈減少,導致產量的下降,無法應對驟然提升的銷售訂單,但利潤的快速恢復亦推升在產產能的快速修復,而高利潤的持續(xù)又能繼續(xù)催生更多的產能繼續(xù)釋放,繼而在下半年扭轉為產能凈增加的情況。隨著2020年產能的恢復與投放,2021年的原片產量逐步回升到歷年高位水平, 而隨著利潤的高位維持,原有的冷修產能存在加速復產增量的可能,供應量可能持續(xù)維持高位。
(三)庫存端:低位震蕩存支撐
疫情之后,各行業(yè)快速復工,下游最大終端的建筑玻璃需求訂單快速增長,深加工企業(yè)補庫驅動快速釋放,帶動玻璃原片企業(yè)庫存大幅下降。以卓創(chuàng)資訊統計數據來看,2020年4月中旬,主產區(qū)八省玻璃企業(yè)生產線庫存達到7200萬重量箱,居于絕對歷史高位,比2019年的同期還要高出80%,而2019年同期的庫存同比本就是33%的高位同比。而到12月中旬,庫存已快速下降到1060萬重量箱,下降比例達到85%,回到歷史同期最低水平。
通過玻璃原片企業(yè)目前的庫存情況來看,無論是全國總體庫存還是主要產銷區(qū)庫存,絕對值都已經下降到歷年低位水平,原有的高庫存壓力已轉變?yōu)榈蛶齑娴闹。隨著2021年供應端增量的釋放,庫存快速下降的勢頭可能得以遏止,但需求周期性的持續(xù)同樣會繼續(xù)影響市場,尤其是在施工旺季,快速的趕工將加速建筑材料的消耗,玻璃原片庫存大概率會處于低位徘徊的格局,同時對市場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四)總結:供需兩旺,市場高位震蕩
短期驅動減弱:春節(jié)前期,由于階段性淡季疊加河北疫情,導致原片企業(yè)庫存超預期累積,現貨市場大幅下跌,現貨價格一度跌破1800元/噸。春季建筑施工旺季的預期,帶動了玻璃深加工企業(yè)從春節(jié)之前就進入了儲備補庫環(huán)節(jié),而價格低位情況下未來利潤可觀,貿易商投機性補庫增加,從而加劇了春節(jié)前后的主動補庫存節(jié)奏,流通環(huán)節(jié)與終端原片庫存增加,新增補庫下降,3月份以來轉而以消化自有庫存為主,現貨市場強驅動減弱。
中期震蕩偏強:建筑工地復工后工程方將逐步加快施工后端的推進,尤其是春季施工旺季,利于施工進度的加快,這將帶動后端建材產品尤其是建筑玻璃訂單量的大幅提升以及需求的持續(xù),產銷率維持高位,市場反彈驅動逐步增強。但在利潤持續(xù)高位的情況下,也可能加速原有冷修產能的復產,在供給端持續(xù)增量預期與周期性強需求韌性的雙重影響下,市場維持高位震蕩的格局。
▌二、純堿:需求預期支撐,市場環(huán)境好轉
(一)需求端:光伏概念爆發(fā),需求預期良好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碳達峰”、“碳中和”被提高到國家級戰(zhàn)略而引人注目,中央經濟工作會部署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就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兩會,更是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后在中央財經委員會工作會議中提出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要達到這一戰(zhàn)略目標的首要任務就是節(jié)能減排,根據中國碳排放數據庫的數據顯示,當前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部門是火電燃料部門,占比達到近45%,而火力發(fā)電又是目前社會發(fā)電的主力承擔部門,火力發(fā)電占全社會發(fā)電的70%,煤電裝機量更是達到49%的比例。因此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報告》提出到2060年前煤電裝機全部退出,而以中國的現狀來看,能夠取代煤電裝機的就是大面積鋪設光伏裝機與風電裝機,由此可見光伏市場前景巨大。
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組件的封裝材料,是產業(yè)鏈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國內乃至全球在政策端的調整,有力助推了光伏產業(yè)的發(fā)展,2020年下半年,光伏壓延玻璃迎來了黃金時代,產品價格不斷攀升增厚了行業(yè)利潤,在產能修訂稿方案公示后,不僅信義、福萊特(601865,股吧)等傳統光伏企業(yè)計劃提速擴產,福耀、旗濱、金晶等浮法玻璃企業(yè)意向進入光伏玻璃行業(yè),中石化等企業(yè)也陸續(xù)開始布局光伏玻璃產業(yè),光伏玻璃產能即將迎來高速擴張期。
截止到2020年,國內光伏壓延玻璃67座窯爐,其中在產窯爐51座,生產線203條,在產產線171條,產能為日熔量3.34萬噸/日,在產日熔量2.92萬噸/日,產能利用率87.54%,2021年預計行業(yè)新增產能1.95萬噸/日,行業(yè)日產能將突破5萬噸大關。而按照新增產能來看,2021年也將因此新增純堿需求量超過100萬噸,加上浮法玻璃原片的產能擴張,到2021年之后,浮法+壓延兩種平板玻璃對重質純堿的理論消費量就會達到1600萬噸/年,實際消費量也將在1400萬噸-1500萬噸之間,從而帶動純堿整體表觀消費量達到3000萬噸,同比增速超過10%。
(二)供給端:行業(yè)利潤修復,產量有所回升
產能與重質化率是影響重質純堿產出的的主要因素,截止到到2020年,國內有效產能超過3300萬噸,較2014年增加140萬噸,較2018年大幅增加261萬噸。而從重質化率來看,國內純堿企業(yè)的重質化率一般在40%-60%,即生產線產能設計決定最高可將40%-60%的純堿產能加工轉化為重堿,在這一比率內,純堿生產企業(yè)可以根據下游需求和輕重堿價格決定產出的輕重堿比例。
另外一個影響生產的因素就是利潤,隨著20年下半年經濟超預期復蘇,建筑玻璃行業(yè)與光伏玻璃行業(yè)均進入生產擴展期,對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幅增長,表觀消費與日俱增,從而帶動純堿市場逐漸走出虧損邊緣,實現明顯凈利潤;而到20年,由于光伏市場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大,光伏發(fā)展進入快車道,純堿企業(yè)訂單明顯增長,利潤率大為好轉的企業(yè)開工率也不斷提高,1-2月累計產量增速達到9.1%,同比2019年仍舊達到近10%,預計二季度市場依舊會維持高開工。
(三)庫存端:市場訂單增加,庫存逐步去化
純堿行業(yè)從2020年到現在,也是經歷了大幅下行又快速反轉,但由于行業(yè)特點,又有著不一樣的表現。在光伏玻璃概念大幅提升之前,國家對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行業(yè)實行限制性產能擴張,從而導致純堿需求瓶頸無法突破,而本身產能又相對較高,因此純堿企業(yè)庫存一直處于相對較高的位置,在疫情特殊時期被動累積幅度更是超出下游行業(yè)。到下半年后疫情時期,下游行業(yè)逐漸復蘇,純堿的高位庫雖大幅去化,但實際壓力與其他行業(yè)比較仍然較大,從而導致純堿現貨價格一直處于1500元/噸以下的價格。
我們看到,純堿的下游行業(yè)基本已經完全復產復工,平板玻璃行業(yè)的產能已經達到歷史高位,但純堿的庫存雖然有一定程度的去化但仍然較高,其本質原因就是下游平板玻璃尤其是壓延光伏玻璃原片的產能擴張尚未落地,預期支撐企業(yè)訂單雖在增加,但實際消費并未達到,從而出現了高預期與弱現實的現狀。前文我們提高光伏壓延玻璃產能將會出現大幅擴張,浮法玻璃原片產能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從而使得純堿年表觀消費量超過3000萬噸,這意味著行業(yè)開工率需要持續(xù)保持90%以上才能滿足消費,但由于純堿生產線很難達到這一數據,因此可以看到,預期的實際兌現可能相對較高,隨著下游產能的逐步落地,純堿社會庫存將會被快速消化,企業(yè)庫存下降到歷年低位。
(四)總結:需求預期支撐,市場支撐較強
回顧一季度市場,純堿市場壓力仍然較大,首先供給端優(yōu)質產能有效利用率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產量下降空間有限;觀察下游平板玻璃市場,地產需求訂單仍在,在利潤驅動下產能存在進一步擴張的空間,有利于純堿原料市場。但實際需求增量難以帶動市場活躍度,盡管光伏增量預期已經將市場帶出虧損線,但實際現貨價格仍然在歷史中位水平,與較多大宗商品的位置相比仍然較低。
展望二季度以及后期,庫存的去化依舊是市場景氣度提升的主要驅動,一季度的預期熱度能否兌現將會在二季度看到端倪,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下游行業(yè)的快速擴張下,我們認為預期兌現率相對較高,下游訂單也會逐漸增加,庫存去化速度會加快,市場驅動逐漸增強,現貨價格呈現震蕩偏強態(tài)勢。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曾寧大宗商品研究”公眾號
關注后設為星標置頂,即可第一時間接收公眾號消息
中信期貨大宗商品研究團隊架構
1、黑色金屬組:主要覆蓋鋼材、鐵礦、焦煤、焦炭、廢鋼、合金、動力煤、玻璃、純堿等品種;
2、有色金屬組:主要覆蓋銅、鋁、氧化鋁,鉛、鋅、鎳、錫、不銹鋼等品種;
3、化工組:主要覆蓋甲醇、尿素、乙二醇、PTA、短纖、PP、塑料、苯乙烯、PVC等品種;
4、能源組:主要覆蓋原油、燃料油、瀝青、LPG等品種;
5、油脂油料白糖組:主要覆蓋大豆、油脂、蛋白粕、白糖、蘋果、花生等品種;
6、飼料養(yǎng)殖組:主要覆蓋生豬、玉米、雞蛋等品種;
7、軟商品及特殊品種組:主要覆蓋橡膠、20號膠、紙漿、棉花等品種;
8、大宗商品組:主要覆蓋房地產、基建、制造業(yè)、出口、家電、汽車、機械等宏觀中觀研究,以及各品種的橫向研究;
9、商品CTA組:商品CTA策略研究。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曾寧大宗商品研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