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又一家公司破產(chǎn):100億打水漂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孫正義仍將繼續(xù)書寫著兩種不一樣的風投人生。
孫正義投資版圖里又一家公司倒下了。
投資界獲悉,曾獲軟銀孫正義15億美元支持的供應鏈金融科技企業(yè)——格林希爾資本(Greensill Capital)申請破產(chǎn)保護。
2011年,格林希爾資本由前花旗和摩根士丹利金融家格林希爾(Lex Greensill)創(chuàng)立,公司業(yè)務聚焦于供應鏈金融領域。2019年5月,在愿景基金一名工作人員的引薦下,孫正義發(fā)現(xiàn)了這家公司,隨后連續(xù)投資兩輪共計15億美元。如今,這筆投資有可能要打水漂了。
不過孫正義總能找到扭轉(zhuǎn)頹勢的辦法。3月11日,被稱作韓國版“阿里巴巴”的Coupang在紐交所成功上市,最新市值達到811億美元,而軟銀正是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憑借此前的投資狂賺1000億元回報。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孫正義仍將繼續(xù)書寫著兩種不一樣的風投人生。
又一家被投企業(yè)倒下
兩次共投100億,如今要打水漂
曾被孫正義寄予厚望的格林希爾資本倒下了。
2011年,格林希爾資本的前身——北芬納茲(NordFinanz)銀行股份公司由金融學家萊克斯·格林希爾創(chuàng)立,總部位于英國。隨后在2014年,格林希爾資本將其收購。
這家公司聚焦于供應鏈金融領域,主要業(yè)務是可以讓企業(yè)延長支付賬單時間,減少供應商的應收賬款時間。簡單來說,就是為中小企業(yè)提供短期貸款,金融機構(gòu)從中賺取利差。
格林希爾資本和孫正義的相識,源于愿景基金的一名管理人員的引薦。彼時,孫正義發(fā)現(xiàn)如果軟銀投資了格林希爾資本,那么后者可以為陷入困境的軟銀所投資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提供融資渠道,作為條件,軟銀不必提供價值相當?shù)牡盅浩。因此,孫正義決定出手投資格林希爾資本。2019年5月,軟銀向格林希爾資本投資了8億美元;同年10月,又加注6.55億美元,兩次合計投資約15億美元。
作為一家被孫正義極其看重的公司,格林希爾資本與軟銀有著盤根錯節(jié)的合作關系:軟銀購買格林希爾資本的類債券證券,格林希爾資本則為軟銀愿景基金投資組合中的兩家公司Fair Financial和View提供融資。
除主要財務支持者軟銀外,格林希爾資本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瑞士信貸資管部門管理的瑞信供應鏈基金,這吸引了投資者注入了100億美元資金,借款人包括軟銀投資組合公司Oyo Hotels、移動軟件公司Fair Financial以及模塊化建筑初創(chuàng)公司Katerra等;二是格林希爾資本銀行。
但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開始擠壓供應鏈,投資者從格林希爾資本公司最大的資金來源瑞士信貸基金撤出了數(shù)十億美元。格林希爾資本向?qū)O正義表示,他可能不得不收回向軟銀投資組合公司提供的融資。于是在去年12月,格林希爾資本確認撇除了建筑初創(chuàng)公司Katerra 4.35億美元的融資。為此,愿景基金不得不向Katerra追加了2億美元,以維持其運營。
據(jù)了解,格林希爾資本的合作客戶十分廣泛,除了信用評分很高的機構(gòu)外,為了盈利,它還向愿意支付更高利息的不太知名的公司提供融資,包括小型初創(chuàng)企業(yè)和被視為高風險借款人的公司,這也為日后申請破產(chǎn),陷入財務泥淖埋下了伏筆。
最典型的是,格林希爾資本創(chuàng)始人好友——英國的鋼鐵大亨Sanjeev Gupta的借款。據(jù)了解,Gupta的多個家族企業(yè)先后向格林希爾資本提供的貸款總額高達50億美元左右。而這些錢,很大一部分被Gupta用于并購同業(yè)競爭對手,以及擴大固定資產(chǎn)投資,這些錢,短期內(nèi)很難償還,違約就不可避免,而這對格林希爾資本的現(xiàn)金流產(chǎn)生了直接的影響。
想當初,格林希爾資本和WeWork一樣,被孫正義十分看重,不僅在軟銀的活動中吹捧格林希爾資本公司,還稱這正是他所期待的投資目標。隨著格林希爾資本申請破產(chǎn)保護,這可能是其自WeWork以來,孫正義遭遇的第二次投資挫折,愿景基金所持股權存在被完全抹去的風險,這也意味著孫正義投出的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億元)或?qū)⑷看蛄怂?/P>
剛剛投出韓國版“阿里巴巴”,
孫正義一舉大賺1000億
雖然再度遭遇投資挫折,但這并不影響孫正義成為IPO大贏家。
3月11日,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在紐交所成功上市,上市首日股價大漲40%。目前市值達到811億美元,折合5323億元人民幣。招股書顯示,軟銀是Coupang的最大股東。這意味著,孫正義又押中了一家電商巨頭,這家公司也被稱為韓國版的“阿里巴巴”。
據(jù)了解,Coupang的總?cè)谫Y規(guī)模為46億美元,這是繼2014年阿里巴巴融資250億美元之后,國外企業(yè)在美國紐交所最大的IPO規(guī)模,也是2021年美股最大的非美國公司IPO。在上市之前,Coupang的IPO融資就達到了30億美元,市場估值為490億美元,簡直就是有一個“超級獨角獸”。
Coupang成功牽手資本市場,這對處于低谷期的孫正義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慰藉。2010年,Coupang由韓國大型財團之一現(xiàn)代集團總經(jīng)理的兒子金范錫創(chuàng)立。Coupang發(fā)展模式類似京東,它一直在韓國構(gòu)建自主物流中心和送貨系統(tǒng)。早在2014年,Coupang就推出了“次日”送貨服務。截至目前,已在韓國30多個城市建成了100多個全覆蓋網(wǎng)點和物流中心。此外,它在韓國擁有1400萬用戶量,約占韓國人口的三分之一。要知道,韓國總?cè)丝诓?000多萬。
Coupang和孫正義的緣分始于2015年,軟銀在給Coupang投資了10億美元,2018年再次投資20億美元,投后估值為90億美元。兩次合計總投資30億美元,折合為人民幣約200億。在Coupang上市之前,軟銀集團的愿景基金持有Coupang公司38%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
僅僅6年時間,當初的200億元,如今已經(jīng)增值超過1200億元,這樣算來,孫正義從韓國版的阿里巴巴身上賺了超過1000億元。看來,孫正義對于電商公司的判斷,十分精準。
Coupang也沒有讓孫正義失望,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它的銷售額就超過4萬億韓元,四年內(nèi)的增幅高達10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盡管受疫情影響,Coupang的銷售額也高達13萬億韓元,與2019年相比,實現(xiàn)了高達90%的增長,成績十分亮眼。
在此之前,雖然WeWork的給軟銀造成了巨大的財務漏洞,讓孫正義很被動,但其斬獲IPO的腳步卻從未停下。
2020年夏天,軟銀所投腫瘤藥公司Relay Therapeutics上市,市值14億美元,當初投資3億美元;緊接著同年12月,餐飲外賣公司DoorDash上市后,軟銀6.8億美元的投資變成了110億美元;同時,愿景基金曾投資4.5億美元的在線房產(chǎn)新創(chuàng)公司Opendoor通過“借殼”方式成功上市;而在近日,德國汽車經(jīng)銷網(wǎng)站Auto1也成功上市,軟銀2018年投資的4.6億歐元所對應的持股市值在上市后翻了三倍。
孫正義還是那個孫正義
盡管在近兩年來,孫正義與軟銀愿景基金飽受質(zhì)疑,但他卻總能頻頻化險為夷,上演滿血歸來的戲碼。
一年之前,軟銀愿景基金的巨額虧損讓孫正義遭遇“至暗時刻”。軟銀2019年財報顯示,軟銀愿景基金2019年錄得的經(jīng)營虧損達1.8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57億元),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即投資的Uber、WeWork及其三家聯(lián)營公司公允價值大幅下滑。
僅僅時隔9個月,軟銀愿景基金便化身成了軟銀業(yè)績爆棚的最大功臣。
今年2月,軟銀集團發(fā)布了2020財年第三財季的財報,截至去年12月31日,軟銀當季歸屬于軟銀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72萬億日元,較上年同期的550.35億日元暴漲2029%。與此同時,2020財年前三財季,軟銀凈利潤達到3.055萬億日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4倍。
其中,軟銀愿景基金2020財年第三財季利潤為8440億日元,同比大增22倍,占軟銀總利潤近80%。截至第三財季末,愿景基金一期持有82筆投資,投資成本為763億美元,公允價值為900億美元;愿景基金二期持有26筆投資,投資成本為43億美元,公允價值為93億美元。
而對于Uber、WeWork這兩個爛攤子,孫正義還是沒能忍住動手。
據(jù)外媒報道,今年1月12日,軟銀愿景基金以大約20億美元的價格轉(zhuǎn)讓了所持有Uber股份的17%,剩余持股市值為105億美元。目前,軟銀愿景基金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50億美元的Uber投資賬面盈利。
至于最讓孫正義頭疼的WeWork,也終于有了一個交待。今年2月底,軟銀與WeWork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時任CEO亞當·諾伊曼達成了一項法律和解協(xié)議。據(jù)悉,諾伊曼將放棄一年的WeWork董事身份,并通過向軟銀出售WeWork股份套現(xiàn)大約4.8億美元,軟銀則將向諾伊曼支付5000萬美元以承擔法律費用。這意味著,軟銀會完全掌控WeWork,雙方也將結(jié)束此前的法律沖突。
與此同時,孫正義也在加緊尋找“中國下一個阿里巴巴”。
2019年11月,軟銀向貝殼找房重注13.5億美元。去年8月,貝殼找房成功赴美IPO,股價一路飆升。截至去年9月底,軟銀在貝殼找房的持股價值已達到約64億美元,這意味著孫正義這筆僅在當時的投資回報就達到了375%。但這遠未結(jié)束,貝殼找房的市值仍在一路飆升,其最新市值已高達720億美元。
從愿景基金一期投資對象的地區(qū)分布來看,美洲占比為36%,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則占比高達46%,成為孫正義重倉的區(qū)域。而在軟銀投資的中國獨角獸企業(yè)中,已有多家明星企業(yè)在近期流出了IPO傳聞,包括字節(jié)跳動、滴滴出行、滿幫集團、作業(yè)幫等。
可以預見的是,軟銀在2021年有望迎來超級獨角獸IPO盛宴;蛟S,孫正義用十分鐘投出阿里巴巴萬億市值的神話不會再上演,但他在風投史上的傳奇經(jīng)歷仍會繼續(xù)書寫下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