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4月份外儲規(guī)模環(huán)比增加282億美元,主要受資產價格變化和匯率折算的影響,其中美元指數(shù)下行產生匯兌收益對外儲影響較大:一是美債收益率降低,外儲持有的美債價格上漲,約使我國外匯儲備增加20億美元,加上應計利息收入約30億美元,共使外儲增加50億美元;二是美元指數(shù)下行,我國外儲中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上漲,匯率折算造成的匯兌收益324億美元左右;三是包括銀行結售匯、國內經(jīng)濟主體用匯需求和境外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等在內的交易因素,預計使外匯儲備減少90億美元左右。
正文
事件:2021年4月末,中國外匯儲備31982億美元,較3月末增加28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67億美元(見圖1)。以SDR計,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為22272億SDR,較上月減少96億SDR。
根據(jù)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料,影響外匯儲備規(guī)模變動的因素主要包括:“(1)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2)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3)由于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它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guī)模的變化;(4)根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于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會從外匯儲備規(guī)模內調整至規(guī)模外,反之亦然”。
除了上述因素外,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加大,境外機構持有越來越多的人民幣金融資產,境外機構人民幣資產配置的變動,也將影響國內外匯儲備的波動。
綜上,我們將外匯儲備變動額分解為兩大類因素,一是由于經(jīng)濟主體的交易行為導致外匯儲備的變動,具體包括銀行結售匯、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操作、國內經(jīng)濟主體用匯需求和境外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二是受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變動影響導致的外匯儲備變動。
一、非交易因素:預計使外儲增加374億美元左右
一是美債收益率下降,估值上升,致外儲增加50億美元左右。2021年2月份我國持有的美國國債11042億美元,美國國債價格變動對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具有重要影響。引起美國國債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是利率,2021年4月末美國1年期以上國債收益率環(huán)比約降低0.06%,美國國債價格上漲,預計使我國外匯儲備增加20億美元(見圖2)。此外,還應加上4月份美國國債的應計利息收入,預計在30億美元左右(見圖3)。兩項相加,共導致外儲增加約50億美元。
二是美元指數(shù)回落,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上漲,匯率折算造成的匯兌收益324億美元左右。3月末、4月末美元指數(shù)分別為93.18和91.30,4月美元指數(shù)環(huán)比降低2.0%(見圖4)。通過估算,4月份美元貶值導致非美元資產兌換為美元時產生匯兌收益324億美元左右。
二、交易因素:預計使外儲減少90億美元左右
一是境外機構加大配置人民幣資產,提高外儲規(guī)模。在人民幣金融資產中,境外機構對銀行間債券和股票的配置較為積極。4月份境外機構托管債券面額環(huán)比增加58億美元(見圖5),同期北向資金持有股票規(guī)模環(huán)比增加107億美元(見圖6),預計境外機構資產配置效應使4月外儲增加170億美元左右。
二是人民幣匯率預期穩(wěn)定,預計結售匯順差在200億美元左右。從短期看,影響我國企業(yè)和居民銀行結售匯行為的原因,主要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通過比較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與企業(yè)居民的銀行結售匯差額的歷史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人民幣升值趨勢越明顯,銀行結售匯順差越大。4月末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由3月末的6.5566降至6.4716,人民幣對美元有升值趨勢(見圖7),因此本月結售匯大概率為順差。預計4月份銀行結售匯順差與上月基本相當,在200億美元左右。
三是外匯市場供求平衡,央行基本退出常態(tài)化干預。從跨境資金流動看,4月份外匯市場的高頻監(jiān)測指標顯示,本月國內外匯市場對美元的需求小于供給(見圖8),外匯市場供求平衡,央行干預動因不強。當前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反映出央行基本退出常態(tài)化干預,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干預匯率,執(zhí)行維護幣值穩(wěn)定法定職責。綜上,在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的背景下,預計4月份央行為滿足市場主體用匯需求等其他途徑損耗外匯儲備460億美元左右。
綜上三方面因素,預計交易因素引起外匯儲備減少90億美元左右。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明察宏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wǎng)立場。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