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丹麥廣播公司曝光了美國國安局利用丹麥的互聯(lián)網設施,秘密監(jiān)聽歐洲盟國領導人一事。對此,歐洲多國高度關注,認為如此事屬實,其性質惡劣、不可接受,并敦促丹麥、美國盡快作出解釋。
>德國和法國政府5月31日分別表示,就丹麥媒體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在丹麥的互聯(lián)網設施監(jiān)聽歐洲國家高級官員,丹麥政府需要作出澄清。
瑞典政府5月30日同樣要求丹麥政府解釋這一事件。瑞典首相勒文6月1日表示,必須徹查美國情報部門通過丹麥可能對歐洲盟國進行監(jiān)聽的嚴重事件。
挪威隨后也做出了反應。6月3日,挪威政府召見美國駐挪使館代表,表達挪方對“被北約盟友監(jiān)聽”的高度重視,并表示此類間諜行為完全不可接受,將對此事追查到底。
央視特約評論員蘇曉暉對美國“監(jiān)聽歐洲盟國領導人”事件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拜登將于6月11日開始其總統(tǒng)任期內的第一次歐洲訪問。重建“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聯(lián)盟”是拜登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訪歐前夕曝出監(jiān)聽丑聞,拜登將如何彌合尚未恢復便再現(xiàn)裂痕的跨大西洋關系?
央視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不管是美方還是歐方,對這一次高層會晤還是非常期待的。在拜登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美國方面釋放出信息,所謂的“美國回來了”,美國要修復跨大西洋伙伴關系。但是如何修復是一個具體的問題。
監(jiān)聽丑聞讓美歐雙方既失“里子”又失“面子”
對于拜登政府來說,本來是看到了來自歐洲盟友的一些相對積極的回應,但此時曝出監(jiān)聽丑聞,對于美歐雙方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困擾。雙方在面對丑聞的時候,既失了“里子”又失了“面子” 。
說到“里子”,對美國來說,最直接的是無法通過此前已經建立起來的監(jiān)聽系統(tǒng)進一步獲取信息。對歐洲來說,現(xiàn)在很多國家希望加強與美國之間的安全合作,但是受到監(jiān)聽丑聞的困擾,很多國家的政府難以與美國之間“緊密擁抱”。
說到“面子”,一方面對于歐洲國家來說,必須要向美國討一個說法,但是討說法的結果應該是不了了之。美國盡管我行我素,但是仍然需要通過外交途徑來回應歐洲盟友的訴求,要他們給一個說法進行安撫。
美將熱炒俄議題以增加同盟“粘性”
美歐雙方都處于困擾的過程中,而這一系列的困擾對于美國來說如何破解,最直接的是美國將炒作所謂的“來自別國的威脅”,尤其是向歐洲強調來自俄羅斯的威脅,來使歐洲國家更多地倒向美國,增加同盟體系內部的“粘性”。這樣的做法,在此前的跨大西洋伙伴關系建立以及發(fā)展的過程中,可謂“屢試不爽”,F(xiàn)在,面臨現(xiàn)實中監(jiān)聽丑聞的考驗,美國仍將采取這種方式,讓歐洲國家緊緊圍住美國。
美國常指責別國攻擊美國網絡,又如何解釋美國在網絡攻擊上的雙重標準?
央視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美國式的雙重標準多次暴露,在“網絡安全問題”上也暴露得非常充分。
美式“雙標”早已暴露無遺
說到“網絡安全問題”,首先看到的是,美國動輒談“網絡安全”,但是美國的“網絡安全問題”不包括此前關注到的竊聽丑聞所涉及的一系列行動。
而同時,涉及到“網絡安全問題”,美國動輒以“網絡安全”為借口,對其他國家,尤其是中俄這樣的大國進行打壓。所以在談到“網絡安全問題”的時候,美國有一套自己的標準,而非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標準。
美“網絡安全衛(wèi)士”畫皮已被撕下
同時,美國“網絡安全衛(wèi)士”的畫皮已經被撕下。過去,涉及到“網絡安全問題”,涉及到竊聽問題,已經多次曝出美國的負面信息。而很多國家認為要維護“網絡安全”,應該建立國際標準,要在聯(lián)合國體制內進行討論。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美國屢屢作!,F(xiàn)在,針對“網絡安全”,美國再以所謂“衛(wèi)士”自居,暴露了非?尚Φ拿婺。
(編輯 項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