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國鬧了個國際大笑話!
英國鬧了個國際大笑話。
圍繞著黑海事件,俄羅斯和英國還在激烈口水戰(zhàn)。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爆料,一位熱心群眾,居然在公交車站撿到了一份機密材料,里面就有英國這次黑海行動的內(nèi)幕決策信息。
你沒看錯,這么機密的材料,就來自一個英國公交車站,熱心群眾看了看,這么勁爆,趕緊交給了BBC。
時間是6月22日,黑海沖突的前一天。
第二天,就發(fā)生了海上羅生門事件:
俄羅斯:我發(fā)射了實彈,我驅(qū)逐英國軍艦。
英國:俄羅斯做了啥?我沒聽到,我沒看到。
接下來,俄羅斯各種大陣仗抗議:英國大使館武官,先被叫到俄國防部一頓訓斥;隨后,英國女大使布朗納特,也在眾目睽睽下,被叫到俄外交部接受一頓咆哮。
俄羅斯痛罵英國人嚴重挑釁,并警告:下次,直接就轟炸。英國人則是否認再否認,我經(jīng)過的是烏克蘭水域,俄羅斯人太敏感……
這應(yīng)該是也是近年來俄羅斯和英國之間的最嚴重的一次外交危機,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英國除了沒看到?jīng)]聽見外,現(xiàn)在又鬧出了公交車站秘密文件。
BBC很講政治,22日的內(nèi)容,27日才公布,但即便這樣,信息量還很大。
1,這份文件大概50頁,上面有英國國防部的標識,標注著“機密”的字樣,其中一些材料,就涉及這次黑海事件。
2,這次黑海行動,英國軍方代號“Ditroite行動”,并稱這是“通過烏克蘭領(lǐng)海的一次無害航行”,艦上會有槍炮掩護,艦上的直升機也停放在機庫中。
3,但英國也明白,俄羅斯肯定會作出反應(yīng),因此一直在探討究竟走哪一條路線,比如另一條遠離爭議水域的路線。但這樣做,風險是小了,但可能弄巧成拙,會被俄羅斯描繪成“英國逃跑了”或“英國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quán)主張”。
4,英國也預(yù)期了俄羅斯可能的三種反應(yīng):1),“安全專業(yè)”;2),“不怎么安全專業(yè)”;3),“既不安全也不專業(yè)”。
5,為確保任務(wù),英國政府還特意讓BBC和《每日郵報》記者登上軍艦,這樣的第三人視角,更有說服力。這也解釋了我的一個疑惑,這么戲劇性的沖突場景,怎么碰巧還有BBC記者在英國軍艦上。
那一切很清楚,英國這次完全是蓄意而為,也做好了充分準備,就是去挑戰(zhàn)一下俄羅斯。
于是,有些就可以解釋了,俄羅斯開了槍、使用了實彈,英國卻反應(yīng):我沒看見,我沒聽見……
但更打臉的一幕是,英國嘴硬也就罷了,居然這些機密內(nèi)容,在一個公共車站被發(fā)現(xiàn)了。
也難怪很有個性的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馬上在社交媒體上嘲諷說:
倫敦用一連串的謊言去掩蓋最新的挑釁行為。007(詹姆斯·邦德)已經(jīng)大不一樣了,F(xiàn)在英國國會面臨一個謎一樣的問題:如果英國有公交車站,我們?yōu)槭裁葱枰砹_斯黑客?
果然很扎哈羅娃,意思也是很明確的。
1,英國,你為了圓一個謊言,現(xiàn)在編造了一連串的謊言。
2,什么007?007不務(wù)正業(yè)啊,可以下崗了。
3,英國國會也犯傻:以前我們推卸責任,就說是俄羅斯黑客干的,但現(xiàn)在,我們有了公交車站,俄羅斯黑客看來也要下崗了……
這么機密的材料,怎么會出現(xiàn)在公交站呢?是英國官員馬大哈,還是故意的?英國政府據(jù)說已對此展開調(diào)查。
唉,本來一次展現(xiàn)英國實力和決心的軍事行動,最后虎頭蛇尾,現(xiàn)在又弄成這樣的尷尬局面。英國,你不是讓俄羅斯人看笑話嗎?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國家
來源:微信公眾號牛彈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