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川
[ 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當前經濟金融運行仍需貨幣政策支持,全面降準迫在眉睫。下半年,經濟增速穩(wěn)步趨緩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貨幣政策適度偏松的必要性上升。 ]
[ 6月,M2同比增長8.6%,新增人民幣貸款2.1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guī)模新增3.6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008億元。 ]
國內經濟延續(xù)良好復蘇態(tài)勢,6月廣義貨幣M2、信貸和社融數據表現強勁,整體好于市場預期。
7月9日,央行發(fā)布半年度金融數據。數據顯示,6月,M2同比增長8.6%,新增人民幣貸款2.1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guī)模新增3.6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008億元。
光大銀行(601818,股吧)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第一財經表示,6月金融數據反映出國內經濟延續(xù)良好復蘇態(tài)勢,融資結構表現理想,目前貨幣政策保持合理適度,實體經濟整體感到“舒適”。因此,央行貨幣政策將繼續(xù)保持穩(wěn)健基調,更加注重結構性調整,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小微民營企業(yè)、制造業(yè)部門。
信貸超預期增長,新增社融好于預期
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76萬億元,其中,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12萬億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多增6200億元和3100億元,超出預期。
從結構上看,企業(yè)貸款新增較多,貢獻了主要多增部分。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4.5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15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43萬億元;企(事)業(yè)單位貸款增加8.37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2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62萬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企業(yè)短期和中長期信貸均有所改善,既可能由于信貸需求旺盛,也可能由于年中時點來臨,銀行加大了資產投放力度。
周茂華認為,企業(yè)長期貸款保持增長,反映企業(yè)對經濟復蘇前景繼續(xù)保持樂觀。
表內貸款(人民幣+外幣貸款)多增,也成為社融多增的主要貢獻來源。
數據顯示,初步統計,6月末社會融資規(guī)模存量為301.56萬億元,同比增長11%;上半年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量累計為17.7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3萬億元,比2019年同期多3.12萬億元。其中,6月份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量為3.6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00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三項表外融資均呈現回落態(tài)勢。
上半年,委托貸款減少1145億元,同比少減1161億元;信托貸款減少7239億元,同比多減594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53億元,同比多減3916億元。
“這表明對防風險、影子銀行、表外業(yè)務的監(jiān)管持續(xù)發(fā)揮效果!睖乇蚍Q。
M1創(chuàng)新低、M2增速回升
M2增速的回升幅度也略超市場預期。
6月末,M2余額為231.78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月末高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3.75萬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個和1個百分點。
“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和貨幣政策回歸常態(tài)影響,今年以來,M2增速回落較快,市場形成了緊貨幣的預期!睖乇蛘J為,6月M2回升對前期低點有所修復,符合M2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的要求。而信貸派生能力的增強是M2回升的主要原因。
不過,M1創(chuàng)新低與M2明顯背離。6月,M1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至5.5%,創(chuàng)14個月以來新低。
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認為,M1回落與企業(yè)活期存款減少有關;而M2回升,與企業(yè)定期存款、非銀存款明顯增多等有關,可能指向企業(yè)需求恢復偏弱、同業(yè)派生較多。
貨幣政策適時適度調整有必要
6月貨幣、信貸、社融的全面超預期增長,體現了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加大。
與此同時,7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yè)生產經營的影響,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wěn)中有降;7月9日,央行發(fā)布公告,于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中國貨幣政策適時適度調整,將有助于中國經濟在外部壓力和內部壓力并存的復雜背景下,在穩(wěn)增長、控通脹、防風險和促改革之間謀求一個動態(tài)的優(yōu)化平衡!惫ゃy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稱。
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當前經濟金融運行仍需貨幣政策支持,全面降準迫在眉睫。下半年,經濟增速穩(wěn)步趨緩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貨幣政策適度偏松的必要性上升。
央行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以來,商業(yè)銀行余額存貸比一直保持上升趨勢,今年一季度創(chuàng)出77.15%的歷史新高,超過了一般認可的75%警戒線。5月末行業(yè)存貸比已經達到82.32%。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一季度末存貸比分別為75.73%、74.24%、83.63%、80.71%和89.08%,后三家均已超過80%;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一季度末存貸比則普遍超過90%,部分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存貸比甚至超過100%。
基于此,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商業(yè)銀行在我國金融系統中居于主導地位,其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至關重要。如果上述局面不能及時得到改善,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效能很可能大打折扣。全面降準對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銀行業(yè)支持實體經濟十分有必要,也很迫切。
連平認為,三季度有必要全面降準1~2次,下調準備金率0.5~1.0個百分點,累計釋放長期可用資金約1.1萬億~2.2萬億元,而7月就是第一個降準窗口期。
程實表示,從內部環(huán)境看,下半年中國經濟面臨“一上一下”的壓力,即經濟增長速度向下和通脹影響向上,貨幣政策以“松緊搭配”進行針對性應對,基準利率和流動性總閘口不松,不搞大水漫灌。
溫彬預計,下半年金融將對實體經濟形成更大力度的支持,M2和社融增速或有所改善,與名義經濟增長水平基本匹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