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北京8月6日電(記者牛夢笛)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承制的五集專題片《人民的小康》8月2日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后,獲得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截至8月6日,節(jié)目主話題“人民的小康”閱讀量達2.6億,討論量23.6萬。
《人民的小康》由《一諾千鈞》《脫貧攻堅》《民生福祉》《美好生活》《關鍵一步》五個篇章組成,通過對歷史進程的追根溯源,典型案例的生動表述,以對照呈現(xiàn)的形象手法,深刻闡釋了人民的小康“是什么、為什么”的豐富內涵。該片以思想引領為主線,以具體事例為主體,以普通人物為主角,聚焦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典型地區(qū)、典型故事,以小見大,充分體現(xiàn)了思想性和生動性的有機統(tǒng)一。
看了《人民的小康》已經播出的部分之后,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姜飛說:“《人民的小康》以影像的方式生動再現(xiàn)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辛歷程,在時間順序的發(fā)展邏輯之上建立了條理清晰、準確凝練的敘事結構,深刻闡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于人民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以人民發(fā)展小康、小康造福人民的緊密關聯(lián)傳達了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建設理念,凸顯小康建設中的‘人民性’。”
“80%以上的居民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醫(yī)療點”“100%建制村實現(xiàn)直接通郵”……這些具體細節(jié)讓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主任楊乘虎印象深刻,他說:“對細節(jié)的展現(xiàn),讓全面小康的抽象概念具象化,更富真實感。這部專題片通過先進的影像技術,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吳鼎銘說:“《人民的小康》從縱向的歷史追問,到橫向的現(xiàn)實展示,生動詮釋了‘小康’的深刻內涵,讓‘小康’這樣一個宏觀、抽象的概念得以具象化、影像化和可視化。觀眾可以從節(jié)目中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小康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步穩(wěn)扎穩(wěn)打、不懈奮斗出來的!
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梁君健看來,《人民的小康》延續(xù)了政論片的風格,全面充分地闡述了黨的扶貧政策,并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展示出小康建設的成就!斑@種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政論方式,讓該片成為當代中國脫貧攻堅的生動寫照和影像檔案!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07日 04版)
[ 責編:陳暢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wǎng)立場。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