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 | 【美】威爾·杜蘭特
摘編 | 李永博
《追尋幸!,(美)威爾·杜蘭特著,趙宴群譯,中信出版(300788,股吧)集團2021年6月版。
愛的誕生
愛情若建立在健康、自然的生理狀態(tài)之上,就會帶來精神和詩歌的發(fā)展。人類延續(xù)生命的熱情帶來了配偶之間的忠誠,肉體的渴望帶來了靈魂的互相奉獻,山洞里原始人類的欲望最終演變?yōu)樵娙斯P下的愛慕。這就是人類愛情的全部。
原始人似乎不懂愛情,沒有為愛情留下只言片語。他們結婚不是為了浪漫而是為了繁衍后代和一日三餐。盧伯克(一位傾心于異國風情的人類學家)說:“在約魯巴,當地人對婚姻的慶祝儀式漠不關心,對男人來說,娶個老婆就和割玉米穗一樣微不足道——更不用談感情了。”
尼采認為“浪漫的愛情”是普羅旺斯行吟詩人的發(fā)明。但毫無疑問的是,隨著文明的出現,人類從生殖沖動中發(fā)展出某種精神的東西。希臘人雖注重肉欲,但也懂得浪漫!兑磺Я阋灰埂分械墓适抡f明愛情并非在中世紀的歌聲中才出現。但是中世紀教會對純潔的崇尚為女性抹上了一層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魅力,這推動了愛情詩的成熟。偉大的犬儒主義者拉羅什富科說:“愛情直抵人心,人心賦予被愛者以生命力!笨娙f:“男人會欺騙、背叛、泄密、偽善和傲慢無禮;女人都很做作虛偽、不誠實??但是這不完美的兩者結合起來卻是人世間一件神圣而莊嚴的事!蹦岵梢矔呵彝O聦χ惺兰o基督教的批判,表達了對愛情的敬意:“我聽過的最純潔的話是,真愛是用靈魂擁抱肉體!
我們該如何解釋從生理的欲望到浪漫的愛情這一轉變呢?是什么讓肉體的饑渴變成了花前月下的溫柔,讓身體的躁動不安化成了內心的柔情似水?難道是因為文明的進化延緩了人類的交配年齡,使肉體產生了一種得不到滿足的渴望,進而內化為腦海里的想象,為心儀的對象披上一層未實現的欲望的理想色彩?很多東西正因為求而不得才顯得彌足珍貴。正如我們所見,物體的美在于欲望的力量,欲望一旦得到滿足就會減弱,一旦不能得償所愿就會變得更為強烈。在文明的成熟期和個體的青春期,愛主要是精神層面的。因為在這兩個時期,人類的壓抑程度達到了頂峰,肉體的欲望被約束成了詩情畫意。
無論如何,我們還得考量一下愛情的心理發(fā)展過程。愛情通常起源于女孩對父親、男孩對母親的依戀,然后變成對同齡人熱烈的感情投入。孩子愛上異性老師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歌德寫過一個經典的故事,講述他被仰慕的女性稱為“孩子”而傷透了心的事。浪漫主義的辭藻淋漓盡致地描述著那些轉瞬即逝的愛情,想象力隨著身體的成長不斷被激發(fā),為所有適合的對象抹上幻想的色彩,構想著某一天夢想成真的美好畫面。歌德說:“青春期的初戀都是純精神層面的。”
電影《初吻》(1980)劇照。
愛的藝術
很快人們就會體驗到若即若離的愛情的感覺,我們稱為初生牛犢之愛——我們無意冒犯那種優(yōu)雅動物的平靜之美。這種愛通常是秘密的、人們不愿承認的,即使送出的小禮物也往往是匿名的。這個階段的女孩要比男孩膽大,盡管隨著女孩長大且更有意識之后,她們從外表上看不再那么勇敢,但在愛的藝術方面她們始終技高一籌。男孩似乎容易受人擺布,而女孩更有主見并掌控一切。男孩有時會故意回避心儀的女孩,他會因為在心愛的人面前說過或做過的尷尬事而日有所思,夜不成寐。而那些被母愛保護過度的年輕人,情感上的敏感變?yōu)樗牧b絆,使其一生都保持獨身。另一些小伙子則很有表現欲,當他們的夢中情人出現時,他們會不顧一切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年輕人在運動場上再現了雄性為得到雌性的血腥斗爭,并期待通過成年后的經濟競爭捕獲窈窕淑女的芳心,得到她贊許的微笑。所以愛讓世界轉動起來。
從早期的這些表現看,緊隨著青春期的結束接踵而至的是愛情的不同階段,有的雖然短暫但可能很正常,有的雖然很長久卻不太正常。性變態(tài)其實是一種返祖現象——一些古代的行為方式起初是正常而實用的,后來有了改進,乃至改進過度。人類在懵懵懂懂中不斷向前發(fā)展,如同但丁穿過地獄一樣,體驗著行為方式的持續(xù)演變,不斷被烙下深深的印記,然后逐步轉向成人的正常的愛情。
求愛時節(jié)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雖然求愛一定要等到成熟方可,但其實我們孩提時一半的游戲都是愛的游戲,即使是一個五歲的女孩都懂得調情的技巧。求愛的目的是使愛更加完整,在充足的時間里挑選最好的,逐步提高生活質量。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求愛通常是由男性帶著渴求主動提出的,而女性則表現為既受到誘惑又有點兒退縮。不過到處都有例外:在新幾內亞是女孩追求男孩,并贈送他們大量的禮物。但是美國沒有這種可貴的風俗。當然我們有時也能看到安妮主動追求和誘惑坦納,那是在蕭伯納的戲劇里。一般來說,男性總是扮演著積極主動、敢于挑戰(zhàn)的角色,因為他們天生就是戰(zhàn)斗者,具有野獸的獵食性;而女性對男性來說只是征服和占有的戰(zhàn)利品。求愛意味著戰(zhàn)斗,交配實質上就是掌控。
斯坦利·霍爾說:“一些雄蚱蜢非常好戰(zhàn),可以和小公雞相匹敵。許多雄魚在繁殖季節(jié)會為了爭奪產卵的場地而戰(zhàn)斗至死。成年雄鮭魚的牙齒會變得非常鋒利,而雌鮭魚的牙齒并不如此。春天里雄蜥蜴每逢相遇必然打架。大部分雄鳥在春天變得非常好戰(zhàn),會用嘴和爪子打架,還會用翅膀和腿合力加速前進。所以春天既是戰(zhàn)斗的季節(jié),也是愛的季節(jié)。” 對男性來說,這種戰(zhàn)斗就是商業(yè)的競爭和自我顯擺。我們用銀行的存折而不是用牙齒來打架,我們的利爪都掩蓋在商業(yè)禮儀之下。
電影《怦然心動》劇照。
愛的結晶
且讓魅力順其自然地發(fā)展吧。愛情最終是在親子關系中達到自我完善的,孩子會讓人放棄所有的欲念。也許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繁衍后代的本能,只有交配和親代養(yǎng)育的本能。大自然委婉含蓄地保護著這一本能,人類只是大自然享受最大樂趣的一個副產品。沒有什么比大自然讓蘿卜自然繁殖這種方式更荒謬了:去醫(yī)院里聽聽分娩女性的尖叫和新生兒的哭聲吧。不過大自然是很狡黠的,她用陶醉的狂喜安撫母親,用盲目的驕傲慰藉父親,然后讓他們心甘情愿地付出巨大的代價,來駁斥那些認為人類的延續(xù)是不必要的觀點。
隨著嬰兒的出生,父母之間的愛也煥然一新,但顯然不是以前那樣激情四射了。事實上,孩子出生以后,日子變得非常繁忙,男女間的激情逐漸消減并穩(wěn)定下來。孩子也會從父母身上汲取那水乳交融的愛。母親往往會全身心投在孩子身上而忽視了父親。如果生的是女兒,父親則會把對妻子的愛轉移到女兒身上。但隨著孩子的長大,這些外在的干擾會逐漸失去魅力,夫妻間的親密關系會重新得到鞏固。
正是在這個階段,婚姻中的兩個靈魂終于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那些為人父母的歲月里,我們必須共同經歷多少磨難、多少命運滄桑和身心折磨!疾病使浮躁的幻想變得深刻而現實,愛在死亡逼近的時候獲得了新生。我們一起制訂計劃,攜手并進共同努力,既追求成功也分享孤獨。意氣相投的兩顆心結合成精神的伴侶,不僅性格交融,連面貌也變得相似。我們一起凝視著搖籃中的嬰兒,看著他們成長,最后不情愿地看著他們戀愛,這就是兩個人合為一體的過程。
電影《本杰明·巴頓奇事》劇照。
真愛永恒
當兩人只能靜靜地回憶家里曾經回蕩著的孩子們的歡笑聲時,聊以慰藉的是愛情似乎重新回到了這對兒多年的忠實伴侶之間。而此時的愛情在溫暖地撫慰著歲月的孤獨和死亡的臨近中得以圓滿。那些把愛等同于欲望的人,其實只是了解了愛的起源和皮毛。當愛的物質因素全部灰飛煙滅時,留下的才是愛的靈魂。隨著兩顆年老的心的重新契合,身體的欲望在精神的綻放中得到滿足。
這就是愛的輪回。讓我們重溫一遍愛:在微生物的細胞融合中,在野獸的暴力激情中,在野蠻人的粗俗欲望中,在年輕人溫柔憂郁的眼睛里,在勃朗寧夫人的十四行詩或弗朗西斯卡的故事里,在一對老夫婦因為子孫齊聚慶祝他們半個世紀的愛情而幸福得發(fā)抖中,我們都可以瞥見愛的影子。從起初的吸引到譜寫愛的詩歌再到一輩子的忠誠,還有比這更美好的轉變嗎?我們不由得想起桑塔亞納那段深刻的話:“一切理想都源于自然,一切自然都朝理想發(fā)展!睈垡膊槐貫樗钠鹪锤械叫呃ⅲ魶]有積蓄到心甘情愿奉獻的地步,就必須加以克制。
愛的哲學家柏拉圖說:“觸摸不到的愛情,猶如在黑暗中行走。”拉普拉斯臨終時,他的朋友們試圖用他的偉大發(fā)現和著作等身來安慰他,結果遭到他的指責,他悲傷地告訴他們,這些名和利在生活中都是無足輕重的。他們問:“那什么是重要的呢?”老科學家掙扎著最后一口氣說:“愛!”
所有的事物最終都會消亡,只有愛能幸免于難。愛可以越過墳墓,彌補死亡造成的代際鴻溝。盡管愛的幻滅讓人痛苦不堪,但從全人類的角度看,愛可以長久到天荒地老。它挽救了我們人類的一部分,使其萬古長青,讓我們的生命在孩子的青春活力中得以重現。富有令人意志消沉,智慧讓人變得冷漠,只有愛會用不可言說的慰藉溫暖我們的心靈。而愛總是付出的多,收獲的少。
一切皆為浮云,且讓我們珍惜愛吧。
作者|(美)威爾·杜蘭特
摘編|李永博
編輯|劉亞光
校對|劉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