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10月14日報道(文/季克良)
我與《參考消息》的情緣由來已久。上世紀(jì)70年代在車間勞動時,《參考消息》是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糧。正是這份報紙,促使我系統(tǒng)性思考“適量飲用茅臺(600519)與健康之間的關(guān)系”?梢哉f,茅臺的萬億之路,也間接受益于這份報紙。
身居茅屋 眼看全球
我第一次接觸《參考消息》是在70年代,那時正在“文革”當(dāng)中,我被組織安排到車間勞動。
當(dāng)時我已結(jié)了婚,一家四口仍然住在辦公室底層的房間里,面積只有14平方米。
茅臺鎮(zhèn)地處偏遠,報紙來得遲,有時送達時收發(fā)室的同志已經(jīng)下班了。因為離辦公室近,我經(jīng)常代收報紙。慢慢地,我和郵局投遞員成了好朋友。
收了報紙和信,我就放好,不讓小孩子碰到,怕弄壞、弄丟。等到孩子們大一些,可以出去玩了,我得空也翻翻報紙。車間勞動是全天候的,強度很大,一天下來起碼勞動10小時以上。開始時我有點支撐不住,但也要咬緊牙關(guān)。
勞動之余,報紙,就是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糧。有一次我突然看到有一種報紙:它比較小,只有大報紙的一半大,叫《參考消息》,雖然小,但內(nèi)容都是世界性的大事。當(dāng)時流傳知青董加耕說的一句話:“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腳踩污泥,心懷天下!边@張報紙就是放眼世界的!
一扇窗口 觀察世界
1972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來中國訪問,后來又有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等相繼來訪。那段時間,《參考消息》經(jīng)常會在頭版刊載他們來訪的花絮。
有一次,我看到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勸尼克松喝茅臺酒。周總理對尼克松說,茅臺酒好喝,不打頭,只打腳。后來還聽說,周總理在宴請尼克松總統(tǒng)時說:“在長征路上,茅臺酒是我們包醫(yī)百病的良藥。”
日本首相田中角榮1972年9月來華訪問時,周總理興致勃勃地談起了酒,說“茅臺酒比伏特加好喝吧?喉嚨不痛,也不上頭。酒能消除疲勞,安定精神”。
后來,我們酒界的秦含章老先生還專門找我介紹了在第二、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上,鄧穎超同志向他介紹周總理說的茅臺酒在紅軍長征路上是包醫(yī)百病的良藥等情況。
當(dāng)時看到了這些我很興奮,但沒有記下來。后來看到尼克松的回憶錄及有關(guān)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的花絮,我就記在了筆記本上。
摘錄《參考消息》做筆記的習(xí)慣,我一直保持了50余年?梢哉f,《參考消息》為我推開了一扇感知世界真實脈搏的窗戶。
報紙花絮 帶來啟迪
筆記做得多了,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過去在學(xué)校、在工廠、在社會上聽到的都是酒精傷肝傷胃,怎么茅臺酒能治病呢?
根據(jù)當(dāng)時的情況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為《神秘的茅臺酒》,先寫了工藝的神秘,還簡單寫了茅臺酒功能的神秘,并分析了原因。
茅臺酒從2004年開始,銷售形勢越來越好,后來銷售收入超過了所有的白酒企業(yè),市值超萬億,成為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這當(dāng)然和我看到《參考消息》刊登的毛主席和周總理宣傳茅臺酒的花絮有關(guān),我及我供職的茅臺酒廠要感謝《參考消息》。
工作時天天看,退休后有時在報攤上買來看,有時自己在郵局訂閱來看。因經(jīng)常出差,沒有固定地點就買報看,甚至請朋友寄過期一周的報紙看。至今,我仍很喜歡看《參考消息》?词澜缛嗣裱壑械氖澜,看世界人民心中的中國,這使我更加愛中國、愛中華。(作者為原中國茅臺酒廠總經(jīng)理、董事長、黨委書記)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