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螞蟻集團開設的金融消費科普課程“金融小課堂”第三課開講,這一期主題為“理性消費”。知名主持人倪萍、脫口秀演員趙曉卉與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周欣悅一同分析了各種消費行為背后的心理學原因,并分享了各自的消費觀和理性消費小技巧。
周欣悅教授專注于消費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她舉例說,其實一些小技巧就可以起到管理消費行為的作用,比如把支付密碼“化簡為繁”、逛街時手插在兜里、手機屏保設置為家人照片等,都有克制、減少沖動消費的作用。
作為90后的代表,趙曉卉坦言自己剛畢業(yè)時會通過買貴的包來建立自我認可或信心。工作幾年后,隨著工作能力和信心的積累,對自我的認同、信心越來越不需要建立在物質(zhì)追求上。對于如何保持理性、避免沖動消費,她建議培養(yǎng)儲蓄的習慣,并為自己設置“消費冷靜期”。
倪萍認為,實際上大部分的年輕人都能保持理性消費,會攢錢有理財意識,是“清醒的一代人”。
央視財經(jīng)的《中國青年消費報告》顯示,年輕人消費前三的領域分別是教育培訓、住房和保健養(yǎng)生。近六成的受訪的年輕人表示他們只把錢花在剛需上,四成年輕人表示要少買點、買好點。
為了引導理性消費的社會風氣,除了開設消費金融的通識課外,去年以來,螞蟻集團也上線了一系列產(chǎn)品舉措。去年年底,花唄陸續(xù)給部分年輕用戶降額。今年初,花唄上線了自主調(diào)整額度功能。9月,花唄又上線了“理性消費助手”功能,包括超額預警、進度查看、負債提醒等,方便用戶管理自己的消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wǎng)立場。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