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長劉建國被曝利用自己和實驗室團隊的科研成果,供兒子獲獎升學。
據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官網消息,針對有媒體報道稱“兒子獲獎發(fā)明和父親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一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7日發(fā)布聲明。聲明稱,針對此報道,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高度重視,已迅速組織人員對此事進行調查,后續(xù)將及時向社會反饋調查結果。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網站截圖
據澎湃新聞報道,2015年劉建國之子劉某陽憑借發(fā)明“便攜式霧霾污染氣體快速識別和檢測裝置”(又稱“便攜式多組份氣體紫外現場分析儀”)獲得多個省級、國家級獎項,并因此被合肥重點高中一六八中學錄取。
但該發(fā)明在名稱、工作原理、外觀方面,均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2年的一項科研成果高度一致。當時,劉建國任該所副所長,也是該科研成果所屬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2017年合肥一六八中學科技類特長生報名名單中劉某陽的信息
此外,2018年就讀合肥一六八中學的劉某陽再次憑借發(fā)明“酒駕安全激光快速篩查系統(tǒng)”,獲得了多個獎項,并獲國家專利。無獨有偶,該發(fā)明也與劉建國2011年所申請的國家專利“激光酒駕道邊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原理高度相似。
據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官網介紹,該發(fā)明主要利用酒精(乙醇)揮發(fā)氣體具有特征“指紋”吸收光譜的特點,用激光直接穿過車廂,通過分析探測器接收信號光強的變化判別出是否存在乙醇氣體并計算出其濃度值。
2018年,劉某陽申報國家專利“一種新型酒精光譜吸收特性演示驗證系統(tǒng)”。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專利介紹稱:該專利主要利用酒精(乙醇)揮發(fā)氣體具有特征“指紋”吸收光譜的特點,用激光直接穿過車廂,通過分析探測器接收信號光強的變化判別出是否存在乙醇氣體并計算出其濃度值,并采用1.39um和3.35um兩條吸收譜線反演酒精蒸汽的吸收特性。
而在劉建國2011年申請的國家專利“激光酒駕道邊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中也有介紹:本發(fā)明利用酒精在近紅外1.392um處的泛頻吸收帶的一處較明顯吸收峰特征來反演酒精濃度(即特征“指紋”吸收光譜)。
劉某陽當時的任課老師證實,該發(fā)明在研究過程中確實得到了劉某陽父親劉建國的指導和幫助,“屬于‘大手拉小手’,父親的項目他也可以參與,就相當于父親搞一點東西給他做!
10月27日,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組委會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目前已啟動調查,若屬實,將按照大賽規(guī)則進行處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