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近日消息,著名作家柏楊的遺孀張香華女士近期拒絕將柏楊著作《丑陋的中國人》摘文選入臺灣地區(qū)中學一年級的教材,并正式向兩岸出版商聲明:“依柏楊生前交代,如今將永遠停止發(fā)行《丑陋的中國人》。”
張香華指出,柏楊的作品在臺灣向來授權遠流出版社發(fā)行,近日遠流收到龍勝文化合約,希望授權將《丑陋的中國人》摘文選入“國一”教材,張香華表示:“當初柏楊于1984年發(fā)表演講時,主要針對的演講對象是成年人,對于一個還沒建立起民族自信的‘國一’學生而言,并不適合!
曾長年任教于建中、北一女等知名中學的張香華直言,不同意授權現(xiàn)在的教科書摘錄柏楊《丑陋的中國人》的一大原因,在于對現(xiàn)在臺灣教育和新課綱“去中國化”甚至“反中”的無法茍同,她指出:“(青少年)在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情況下,即便讀了柏楊的文章,又怎能領會柏楊的精神?”
臺媒報道指出,張香華痛指如今臺灣島內的“國文”、歷史教材,刪減文言文,以“東亞史”觀點取代“中國史”,根本是執(zhí)政者“去中國化”的教學策略,沒有中華文化的價值觀與認同前題,她認為收錄《丑陋的中國人》其心可議,擔心“利用其書名來辱華”,因此雖自2016年以來持續(xù)收到教科書的授權邀請,她一律拒絕。
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的《丑陋的中國人》 書封
上述臺媒消息指稱,張香華女士表示,與臺灣的遠流出版社、大陸的人民文學出版社于2024年合約到期后,不再發(fā)行此書。11月17日午間,澎湃新聞記者致電人民文學出版社,詢問上述消息是否影響該書在大陸的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并未有進一步消息,《丑陋的中國人》一書在大陸目前正常銷售。
澎湃新聞記者17日下午查詢發(fā)現(xiàn),在京東等幾大電商平臺,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的《丑陋的中國人》一書依然可以正常購買。
公開資料顯示,柏楊,漢族,1920年出生于河南,人文大師,自稱是“野生動物”,畢業(yè)于東北大學政治系,1949年后前往臺灣,曾任《自立晚報》副總編輯及藝專教授,曾因觸怒臺當局入獄多年,是被兩岸三地熟知的著名作家。他的言論和書籍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廣泛爭議。代表作《中國人史綱》。
2008年4月29日,柏楊因肺炎呼吸衰竭于臺北病逝,享年88歲。2010年9月,柏楊遺骨安葬于故鄉(xiāng)河南新鄭。
《丑陋的中國人》一書最新版2015年在大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根據介紹,1984年9月24日,柏楊在美國愛荷華大學演講《丑陋的中國人》,強烈批判中國人的“臟、亂、吵”“窩里斗”以及“不能團結”等,并將原因歸結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一種濾過行病毒,使我們的子子孫孫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次年8月,此篇講稿和另外兩場演講的記錄《中國人與醬缸》、《人生文學與歷史》,一篇訪問稿《正視自己的丑陋面》,以及柏楊的三十幾篇雜文、近二十篇的回應文章結集出版,是為轟動一時的《丑陋的中國人》。
(澎湃新聞記者 岳懷讓 實習生 楊娜)
原標題:柏楊的《丑陋的中國人》將停止發(fā)行?出版社:目前正常銷售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