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成都都市圈高速來了!
據川觀新聞、封面新聞報道,12月8日,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傳來消息,近期G0511線德陽至都江堰高速公路將建成通車。
屆時,作為成德眉資同城化的交通基礎設施標志性工程——成都都市圈高速(成都經濟區(qū)環(huán)線高速公路,俗稱成都“三繞”),將實現全線通車。
這意味著,成德眉資全域“1小時生活圈”將成為現實。
就在上月底,國家發(fā)改委批復了成都都市圈發(fā)展規(guī)劃。緊接著,都市圈高速即將全線通車,這是成都都市圈建設的又一樁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01
顧名思義,成都都市圈高速,不只單單是成都的利好,而是整個成都都市圈成員的共同利好。
該項目,涉及成都、德陽、眉山3個市,其中成都境內237公里,德陽129公里,眉山77公里,總里程443km,雙向六車道,最高設計時速120公里。
具體來看,該條環(huán)線高速,串聯了成都平原經濟區(qū)的簡陽市、東部新區(qū)、仁壽縣、東坡區(qū)、彭山區(qū)、蒲江縣、邛崍市、大邑縣、崇州市、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市、綿竹市、旌陽區(qū)、中江縣、金堂縣,共16個區(qū)(市)縣。
并且,將連接成渝、成綿等13條已通車的成都放射線高速公路,以及5條在建及規(guī)劃中的成都放射線高速公路。
要說明的一點是,都市圈高速沒有直接經過資陽地區(qū)。但其實簡陽也可以看作是資陽的代表。此外,通過其他高速公路無縫連接,資陽同樣是都市圈高速的直接受益者。
都市圈高速通車后,成都都市圈在高速公路這種通行和連接方式上,首次真正形成了一個圈,這無論是對于促進都市圈內各區(qū)域間的聯系,還是拉進各地民眾心理上的距離,都是極大利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條高速公路經過了16個區(qū)(市)縣,它與過去成都兩條繞城高速更多是輻射成都中心城區(qū)不同,這次對于德陽、眉山等區(qū)縣、小城鎮(zhèn)的利好將更為明顯。
成都都市圈發(fā)展規(guī)劃中提到,增強小城市、縣城及重點鎮(zhèn)支撐作用。這條高速公路在此方面無疑扮演著重要角色。
02
就成都而言,成都都市圈高速,是成都的第三條環(huán)線高速。同時,它也被稱為成都的“七環(huán)”。
在此之前,成都已經形成了六環(huán)格局。
成都一環(huán)路,跨越金牛區(qū)、青羊區(qū)、武侯區(qū)、錦江區(qū)、成華區(qū),沿線各區(qū)均為成都市中心城區(qū),全長19.38km,于1986年完成改擴建工程。
成都二環(huán)路,跨越金牛區(qū)、青羊區(qū)、武侯區(qū)、高新區(qū)、錦江區(qū)、成華區(qū),1993年底全線建成通車,全長28.327km。
其中,二環(huán)高架路,于2013年5月通車。
成都三環(huán)路,為環(huán)線快速道路,于2002年10月28日正式建成通車,沿線經過金牛區(qū)、青羊區(qū)、武侯區(qū)、錦江區(qū)、龍泉驛區(qū)、成華區(qū),全長51km。
成都四環(huán)路,即成都市繞城高速公路,也是成都第一條繞城高速,于2001年12月16日通車,全長85km,途經郫都區(qū)、新都區(qū)、金牛區(qū)、成華區(qū)、龍泉驛區(qū)、高新區(qū)、雙流區(qū)、武侯區(qū)、青羊區(qū)、溫江區(qū)。
成都五環(huán)路,全長約142.5km,經青白江區(qū)、龍泉驛區(qū)、天府新區(qū)、雙流區(qū)、溫江區(qū)、郫都區(qū)、新都區(qū),于2019年11月啟動建設,預計2023年12月前完工。
成都六環(huán)路,即成都市第二繞城高速公路,于2015年12月31日全線通車,全長223km,連接青白江區(qū)、金堂縣、龍泉驛區(qū)、雙流區(qū)、新津區(qū)、崇州市、溫江區(qū)、郫都區(qū)、新都區(qū)、彭州市、廣漢市、簡陽市等12個區(qū)(市)縣。
要補充的一點是,在二環(huán)路與三環(huán)路之間,還有一條總長42608米,與馬拉松全程僅相差幾百米的成都中環(huán)路,它被俗稱為“2.5環(huán)”。
可以看出,從四環(huán)開始,成都的環(huán)線道路就開始向“二圈層”和近郊區(qū)域邁進。而七環(huán)路,也即成都都市圈高速,則正式標志著環(huán)線道路進入都市圈時代,由成都向周邊的德陽、眉山等延伸。
從1986年的一環(huán)路,到2021年的七環(huán)路,從最初的長19.38km,到目前的443km,環(huán)線道路系統的壯大,也是成都發(fā)展跨越和輻射能力提升的一個縮影。
03
對成都來說,都市圈時代的來臨,還有一個重要意義,那就是意味著要從過去不無爭議的“虹吸”,走向輻射帶動周邊區(qū)域實現更好發(fā)展。
這方面,交通壁壘的破除,當是重要的前提條件。
事實上,就在上個月底,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fā)展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就提出,要堅持“同城發(fā)展、交通先行”理念,全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而都市圈高速公路的正式運行,只是成都都市圈立體交通體系構建的一個開始。
成都都市圈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了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暢通公路網、推動公共交通服務同城化等多個方面的要求。
其中,暢通公路網方面, 提出要進一步提升成都都市圈高速路網銜接轉換效率,形成“3繞17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網。三繞即將通車,無疑在這方面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其他還包括,加快推進天府大道北延線等城市聯通軸線,和成資大道等城際快速通道項目,構建都市圈統一高效的骨干通道。
04
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則提出要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 郊) 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構建軌道交通一小時通勤圈。
如推進成達萬高速鐵路、成渝中線高速鐵路等干線鐵路項目建設,研究規(guī)劃成都外環(huán)等連接成都與周邊城市的城際鐵路和都市圈市域( 郊) 鐵路。
其中,成都都市圈環(huán)線鐵路(成都外環(huán)鐵路),在上個月又有了新的進展。
來自蜀道集團的消息稱,該項目已完成可研報告編制,正在爭取按照“統一規(guī)劃、分段實施”的原則列入國家規(guī)劃。
根據可研報告,該線路為一條新建雙線客運專線鐵路,設計時速250千米(西來經都江堰至彭州段時速200千米),正線運營長度479.9km,新建正線長度386.7km,設車站35座,其中新建10座,改建既有站7座。
線路串聯成都、德陽、眉山、資陽4市19個區(qū)縣,投資預估算總額約968億元。當然,未來具體站點如何設置,還需要等待最后的審批。
此外,備受關注的市域鐵路也有新的消息。
日前公布的《成德眉資同城化發(fā)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透露,成都至眉山S5線和成都至德陽S11線,都將于2022年開工建設。
其中,S11線:起于成都韋家碾站,止于德陽市區(qū)德陽北站。
在德陽境內設三星堆站、南豐站、天府旌城站、德陽南站、四川建院站、五洲廣場站、文廟站。
S5線:起于成都天府新區(qū),止于眉山東坡區(qū),途經視高、黑龍灘、岷東新區(qū)等地。
公共交通服務同城化方面,主要包括進一步優(yōu)化成綿樂客專、成渝客專、成灌( 彭) 鐵路開行方案,提升鐵路公交化運營水平;推進成都都市圈公交“一卡互通、一碼互通、優(yōu)惠共享”等。
05
毫無疑問,未來的城市競爭,將主要就是都市圈的競爭。而做好都市圈內的交通互聯互通,正是提升協同聯動發(fā)展水平的基礎性工程。
在這方面,成都都市圈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
一是,成都都市圈相當一部分區(qū)域處于成都平原,交通建設的綜合成本相對有優(yōu)勢;
二是,作為全國第三、中西部第一個獲批建設規(guī)劃的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的交通建設在規(guī)劃、批復上,能夠相對走在前列。
三,有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zhàn)略的加持,交通建設在政策、資源、協調等方面,都更有保障。
當然,也要看到,成都都市圈發(fā)展規(guī)劃中提到的發(fā)展挑戰(zhàn)之一就是,交通通達深度不夠。也就是說,在交通建設上,成都都市圈的任務還比較重。
不過,這是任務,也意味著發(fā)展?jié)摿Α?/p>
隨著都市圈高速的通車,成都都市圈也將正式踏上一條“高速”奔跑之路。
不只是成都,德陽、眉山、資陽等各地,都會感受到都市圈時代正在以肉眼可見的變化加速到來。而這背后,也必定意味著新一輪區(qū)域價值的重構。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西部城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