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由浙江大學財稅大數據與政策研究中心匯集每周財訊商情,邀請專家深度點評,為您呈現有態(tài)度、有價值的新聞。
本周熱點
黃皮書:未來3到5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在3.0%到3.5%
三全、思念被曝牛肉水餃中摻豬肉 這種操作違規(guī)嗎?
知網下調碩士博士學位論文下載價格 分別降50%和62%
融合各倫理觀之長 建設算法友好型協(xié)同治理網絡
外媒:2022年全球石油消費量預計將創(chuàng)紀錄新高
黃皮書:未來3到5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在3.0%到3.5%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2月23日在京發(fā)布的《世界經濟黃皮書:2022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從中長期看,全球仍處在中低速增長軌道,未來3到5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在3.0%到3.5%。黃皮書指出,短期內疫情走勢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未來表現。如果不能消除發(fā)達經濟體與貧困國家在疫苗接種率上的巨大差異,全球復蘇將受阻,并導致全球GDP在未來5年的累計損失達到5.3萬億美元。 即便疫情沖擊逐漸消退,世界經濟復蘇仍然面臨疫情前就已經存在的各種掣肘,包括攀升至歷史最高水平的債務、勞動生產率增速遲緩、多邊貿易體系改革談判達成共識困難重重、金融監(jiān)管持久性存在漏洞、經濟民族主義特別是資源民族主義抬頭等。
點評:“未來3到5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在3.0%到3.5%”,這項預測符合世界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點石成金》曾經援引聯合國貿發(fā)會議的研究報告:世界經濟要到2030年才能恢復到2016-2019年的水平。這個預測的前提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增長率一直處于下降趨勢:從20世紀70年代的3.9%降至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2.3%。世界經濟增長趨緩的長期因素是經濟不平衡:嚴重的財政赤字、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和沉重的債務。這三個因素導致需求疲軟。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之下,世界經濟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根源在于發(fā)達國家實體經濟的衰敗。他們要振興實體經濟,可能產生兩個不同的后果:一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二是發(fā)展中國家將面對來自發(fā)達國家復興的制造業(yè)的競爭。因此,世界經濟增長被籠罩在不確定性的陰影之中。
三全、思念被曝牛肉水餃中摻豬肉 這種操作違規(guī)嗎?
據中新經緯報道,12月21日,“三全思念等牛肉水餃中摻豬肉”相關話題在社交媒體上引發(fā)關注。據新京報報道,近日對線上線下渠道銷售的8個品牌約40款名稱中含有“豬肉”或“牛肉”的速凍產品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有18款產品配料表顯示混有雞肉等其他肉類成分,如豬肉餡料里加雞肉、牛肉餡料里加豬肉等,涉及三全、思念、龍鳳等品牌。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速凍產品使用豬肉、牛肉作為主料,且在配料表中如實標注了其他肉類成分,這樣并不算違規(guī)。
點評:著名作家巴金說:“我們有句老話‘掛羊頭,賣狗肉’,可見掛漂亮的招牌賣假貨、劣貨,古已有之!迸H馑溨袚截i肉算不算“掛羊頭賣狗肉”,要由食品技術專家判斷。在這條新聞中,業(yè)內人士說:“根據國家相關規(guī)定,在速凍產品中混合肉是可以出現的,所以商家在牛肉水餃中添加部分豬肉或者是其他肉類,這是沒問題的。關鍵在于添加的比例,牛肉水餃不能大部分都是豬肉。”企業(yè)出于成本和口感兩方面考慮,其中成本因素約占六成。企業(yè)為了節(jié)省成本,卻給消費者帶來煩惱,不習慣吃豬肉或雞肉的人難以選購牛肉速凍餃子和相關產品。其實,解決“掛羊頭賣狗肉”的問題并不難,除了混合肉產品之外,要生產純肉產品。只要企業(yè)能為消費者利益考慮,只要國家有關規(guī)定的內容明確,我們也就不必糾結違規(guī)與否了。
融合各倫理觀之長 建設算法友好型協(xié)同治理網絡
據中新經緯報道,近日,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中國科學院學部-清華大學科學與社會協(xié)同發(fā)展研究中心主辦了“倫理立場、算法設計與企業(yè)社會責任”研討會。與會學者認為,算法在促進社會進步的同時,算法公平、算法偏見、算法歧視等倫理議題也為社會所關注。同時,算法具有價值可塑性特征,算法設計需要突破傳統(tǒng)思維結構和社會觀念,用向善的價值立場推動社會發(fā)展,促進公序良俗和新社會倫理發(fā)展。對于算法治理,則應建立起一個融合各倫理觀念所長、多元主體參與的“治理網絡”,實現政府、專業(yè)機構、團體、企業(yè)及公眾共同參與的協(xié)同治理。
點評:算法與倫理,這個看似晦澀難懂的話題,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人,而不僅僅是物,成為算法的運算對象,于是產生了算法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問題。在一篇題為《把握算法的倫理邊界》的文章中,有關專家指出,計算機領域的商業(yè)模式通過深度介入用戶的工作和生活來獲取利潤,存在算法歧視和算法控制。因此,在設計算法時要嚴守非歧視性、用戶的非物質性、個人選擇權的不可剝奪性等原則!饵c石成金》在談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出《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時指出,科學技術造福人類,但也產生了不利于人類的負面影響。要尊重和恪守倫理,使科學技術趨其利,避其害,防止科學技術傷害人和自然。處理算法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主要方向是防止資本盲目擴張,警惕資本利用算法侵犯廣大群眾的利益。
知網下調碩士博士學位論文下載價格 分別降50%和62%
據長江日報報道,長江日報連日來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維權的報道引發(fā)持續(xù)關注。有熱心網友反映,中國知網已大幅下調碩士、博士學位論文下載價格。此前,中國知網上的碩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是15元/本,博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是25元/本。記者12月22日查看中國知網官方網站上的“中國知網會員·流量計費標準表”,上面顯示碩士、博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現在分別是7.5元/本、9.5元/本,這與之前的價格相比分別下降了50%和62%。
點評:這件事情的起因是中國知網因擅自刊用學者作品,侵犯了作者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中國知網向使用者收費,而且價格不菲。2020年,知網年收入超11億元,毛利率近54%。以碩士、博士論文為例,被知網收錄,作者能獲得百余元的報酬,但每下載一次,平臺就能收取15至25元一本的費用,高盈利的背后是作者的微薄收益。不能打著保護知識產權的旗號,干著破壞知識產權的事。保護知識產權是為了保護知識創(chuàng)新者的積極性,是對知識勞動的尊重。但是,不應以壟斷手段控制知識產權。1769年,瓦特制成第一臺改良蒸汽機。瓦特的商業(yè)合作伙伴博爾頓說服國會把蒸汽機的知識產權保護延長到1800年。在此期間,其他人無法改進蒸汽機技術,阻礙了技術進步。解除知識產權保護30年之后,蒸汽機效率大為提高,才推動了工業(yè)革命。這個古老的故事說明,保護知識產權要適度,否則就要破壞經濟發(fā)展。
外媒:2022年全球石油消費量預計將創(chuàng)紀錄新高
據中新經緯報道,盡管為應對氣候變化,各國努力降低化石燃料消費,但全球石油消費總量可能在2022年創(chuàng)下紀錄新高。隨著消費者恢復旅游和商業(yè)活動加快,汽油和柴油消費量今年猛增。據國際能源署(IEA)公布的數據,2022年全球原油消費量預計將達到9953萬桶/日,高于今年的9620萬桶/日。這將給OPEC和美國頁巖油行業(yè)帶來滿足需求的壓力。今年,經濟活動的反彈促使石油消費超過供應,并導致全球庫存緊張。
點評:這條新聞說,除非供應增長超過預期,否則油價可能在2022年重拾上漲路徑。美國銀行的研究人員估計,2022年布蘭特原油均價將達到每桶85美元。請注意,這是一家大銀行的預測。最關注油價漲落的應該是消費者。金融機構之所以格外關注油價,是因為石油作為戰(zhàn)略物資,不僅以實物產品形態(tài)呈現在商品市場上;在資本市場上,它是一種帶有虛擬特征的金融產品。石油供需前景具有極強的不確定性,影響油價的包括經濟和政治等多個因素。石油作為大宗商品交易,初衷是穩(wěn)定油價。但是,實體市場交易與金融市場交易遵循的是不同的規(guī)則。前者是按照邊際成本由買賣雙方供求決定的,而后者受到金融市場的杠桿效應、買空賣空機制,資金高度流動性的影響,導致市場投機性,反而破壞了油價的穩(wěn)定。這個現象體現了虛擬的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矛盾。由于金融資本的壓倒力量,矛盾朝著有利于虛擬經濟的方向發(fā)展。為穩(wěn)定世界石油價格,就不能不控制資本的任意性。這又談何容易?
本周熱詞
上周《點石成金》的標題是“資本運作是元宇宙不確定性的主因”。本周的新聞點評又多次談到不確定性。大到世界經濟增長,具體到世界石油價格,都有不確定性。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這個原理涉及哲學問題,用海森堡的話說:“在因果律的陳述中,即‘若確切地知道現在,就能預見未來’,所得出的并不是結論,而是前提。我們不能知道現在的所有細節(jié),是一種原則性的事情。”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不確定性是關于風險管理的概念,指經濟行為者在事先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某種決策的結果;蛘哒f,只要經濟行為者的決策的可能結果不止一種,就會產生不確定性。
(編寫 點評 侯若石)(中新經緯APP)
《點石成金》第562期。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