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三言財經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jié)。
近年來,隨著“女神節(jié)”、“女王節(jié)”的出現,很多人開始對婦女節(jié)的意義產生爭議。
那么婦女節(jié)到底是個怎樣的節(jié)日?今年的婦女節(jié)又與往年有何不同?
眾多女性曬禮物:有“小鮮肉”、有足療券、有海報
有保安戴吳磊、易烊千璽、李現等明星面具發(fā)鮮花
今天一大早,便有很多女性同胞在社交平臺曬出公司給準備的婦女節(jié)禮物。有足療券、鮮花、肉、迷迭香、按摩儀、洗發(fā)水......
有公司給女員工準備了足療券,讓女員工在空閑的時間里去捏捏腳,放松一下。
有公司給女員工準備了精致的禮盒。
還有公司給女性員工準備了玫瑰花。
有公司為女員工準備了肉,還貼上了“為女神獻上小鮮肉”的標簽。
有公司為女性員工準備了迷迭香、包、京東卡等禮盒套裝。
還有公司安排保安戴上吳磊、易烊千璽、李現、陳偉霆、王嘉爾等明星的面具,在公司前臺發(fā)鮮花。
有網友稱贊公司今年的婦女節(jié)禮物顏值高。
有公司給全體女性員工放假一天,包括保潔阿姨;每位女員工送一臺美容儀;全體男員工同樣每人一臺美容儀,讓其送給妻子或母親。
也有網友調侃稱,放假是不可能放假的,節(jié)日禮物是一張壁紙。
還有網友稱,別的部門婦女節(jié)禮物是一束花,而自己的部門是洗發(fā)水。
除了公司給女性員工送的禮物,還有不少女性網友曬出了男朋友、丈夫送給自己的禮物。
有人曬出了丈夫給自己發(fā)的520元紅包。
還有人稱自己收到神秘人送的神秘禮物,并@自己的丈夫問神秘人是不是他。
也有網友曬出的婦女節(jié)禮物是母親送的九價疫苗。
還有網友發(fā)出了“今天又要辛苦各個品牌'教'我們怎么做女人了”的感慨。
個個都在曬禮物,為什么還會有網友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呢?
因為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三八婦女節(jié)已經背離節(jié)日的初衷,開始變得充斥著消費主義,彷佛成了一個購物節(jié)。
“女神節(jié)”“女王節(jié)”的出現讓婦女節(jié)變了“味”
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又被稱為“國際婦女節(jié)”、“三八節(jié)”和“三八婦女節(jié)”。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jié)日。
三八婦女節(jié)的意義在于致敬女性勞動者,認可女性為社會進步做出的貢獻,讓女性與男性一樣獲得平等的權利、平等的機會、可以共同進步。
每逢“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來臨,各國婦女組織和女權活動家努力推動婦女權利進入國家、區(qū)域和國際人權領域的重要議程,提示國際或國家關于對婦女議題的性別盲點。
在我國,“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前夕,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還會展開“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評選活動,表彰中國婦女做出的業(yè)績。
但隨著消費主義的盛行,婦女節(jié)原本的意義在瘋狂蔓延的商業(yè)狂潮中逐漸黯淡。
商家們紛紛創(chuàng)造出“女神節(jié)”、“女王節(jié)”以及與婦女節(jié)有一日之差的3月7日“女生節(jié)”。
一些購物平臺會專門為婦女節(jié)定制專屬廣告,卻看不到“婦女”字樣,取而代之的是“女神節(jié)”、“女王節(jié)”。
2017年,某購物平臺的婦女節(jié)活動海報,甚至把英文的“women’s day”改成了“Queen’s day”。
“三八”和“婦女”這樣的字眼,也似乎已經潛移默化的變成了貶義詞。取而代之的,成了“女神節(jié)”、“女王節(jié)”。
加上一些暗示“買買買”的廣告詞到了推波助瀾。比如上圖中的“3.8女王節(jié),活出你的漂亮”。
仿佛在說,如果你不消費,你就活的不夠漂亮,做不了女王。
與此同時,這個節(jié)日也成了情侶之間送禮物示愛的日子。
筆者翻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很多女性都稱今天為“女神節(jié)”。
中國婦女報:女王節(jié)、女神節(jié)不要來碰瓷
網友:該普及下節(jié)日的意義了
針對近年來“女王節(jié)”、“女神節(jié)”的泛濫,中國婦女報今日發(fā)表文章《今天是“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什么女王節(jié)女神節(jié)不要來碰瓷》,對婦女節(jié)的意義及來歷進行了詮釋。
文章稱,我們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一是為了紀念、致敬先輩;二是告訴當下的自己做個欣然的勞動者。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萬名女工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游行,她們要求縮短工時,要求增加工資,要求獲得選舉權,并喊出了象征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 " 面包加玫瑰 " 的口號。這是人類歷史上女性第一次舉行游行示威,為了紀念這一活動,第二屆國際社會主義婦聯大會作出決定:自1911年起,每年的3月8日為 " 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 "。
1949年12月,我國將“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確定為中國婦女的法定節(jié)日。同時,“婦女能頂半邊天”的理念成為激勵中國婦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坐標,書寫了一幅幅氣壯山河的時代畫卷。
所以,3月8日“國際婦女節(jié)”不是女神節(jié),也不叫女王節(jié)。這個節(jié)日得來不易,請勿娛樂,也勿消費。
文章最后,中國婦女報表示,如何讓婦女過得不逼仄不沉重,不被生活的重負和性別歧視的束縛變成“死魚眼”,而是能夠全面發(fā)展且舒心自由,這是婦女節(jié)里應有的思索與求解。而這些,“買買買”和“女王”“女神”的泛濫吹捧顯然都無法給予求解和實現。
有不少網友就此展開討論。
有網友認為,應該普及一下節(jié)日的意義,節(jié)日都被商家商業(yè)化了;也有網友感慨,今天不知道有多少女性會因為收不到對象的禮物而生氣,甚至分手。
應正視婦女節(jié)
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比“買買買”更有意義
女神節(jié)、女王節(jié)是資本和商業(yè)為了創(chuàng)造需求、銷售商品,而人為制造的充滿了消費主義的日子,與婦女節(jié)本身的含義背道而馳。
雖然現在的女性被賦予“女神”“女王”之類的美稱,聽著高大上,但實際上,很多女性在這些美稱里迷失了自己。
近年來,一些年輕的女孩為了當所謂的“女神”“女王”,虛榮心作祟購買奢侈物品,結果落入網貸、甚至裸貸陷阱的新聞屢見不鮮。
相比之下,“三八婦女節(jié)”背后激勵婦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含義,反而是對女性最好的尊重,是不應該被調侃和褻瀆的。
近幾年來,隨著短視頻的快速發(fā)展,出現了很多鄉(xiāng)村婦女視頻博主。
她們奮發(fā)圖強,活躍在全國各地的田間地頭,用鏡頭來展示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和家鄉(xiāng)特產。走紅后助農扶鄉(xiāng),她們用自己的方式反哺鄉(xiāng)土。這難道不比“買買買”要有意義得多嗎?
在這里,筆者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正視這個節(jié)日,領會其背后所代表的意義,不再隨便篡改它的名稱。
最后,祝所有女性同胞婦女節(jié)快樂。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三言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