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北京海淀區(qū)新增三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三人在京主要活動軌跡也公布。
據(jù)了解,病例一和病例二是在同一辦公樓上班。在病例一確診陽性后,病例二作為病例一的密接后經(jīng)檢測核酸檢測也為陽性。
而病例三為病例二的妻子。
據(jù)通報,病例一和病例二工作地點為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43號,而這正是字節(jié)跳動的總部所在。
另據(jù)財新網(wǎng)3月8日報道,字節(jié)跳動辦公大樓在3月7日出現(xiàn)確診一例新冠病例,該感染者就是病例一。當日字節(jié)員工全體進行了核酸檢測,并在公司過夜。
病例三工作地點為海淀區(qū)西二旗中路33號,正是小米科技園。
而夫妻二人的活動軌跡背后,大廠夫妻的真實生活到底又是怎樣的?
夫妻二人所住小區(qū)房價每平9萬5
從通報中,我們得知夫妻二人居住在海淀區(qū)清河街道安寧莊西路上林溪2區(qū)1號樓。
病例二(以下簡稱丈夫)的活動軌跡顯示,3月6日, 10:00-11:30兩名家具設計師上門進行裝修設計。所以夫妻二人有可能在該小區(qū)已經(jīng)買房。
從房地產(chǎn)網(wǎng)站查詢到,上林溪小區(qū)的房價均價在每平9萬5左右。如果是100平的房子全款差不多得1000萬。
不過也有可能是租房住,據(jù)租房平臺的數(shù)據(jù),該小區(qū)整租90平米左右(2室一廳)的房子每月房租需要9000多塊,也不算便宜。
房子距離小米科技園800米
妻子每天步行上班
但下班卻經(jīng)常是晚上10點以后
不管是自己的房子還是租房,我們能夠看到病例三(以下簡稱妻子)距離公司特別近,從住處到小米科技園步行僅有800米。
妻子基本每天都是步行上下班,差不多每天9點出發(fā),差不多10分鐘就能到公司。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妻子每天下班的時間卻很晚。通報中的5個工作日里有3天都是晚上10點之后才下班,有一天更是到了23:50。
另外兩天,其中一天是晚上8點下班,另一天則是因為身體不適,5點多便直接從醫(yī)院回家了。
加班似乎已成家常便飯,不過幸好距離住處比較近。不過經(jīng)常這樣加班對身體也算一種考驗,另外平時陪孩子的時間肯定就很少了。
丈夫離字節(jié)總部10公里左右
每天基本地鐵通勤
相比于妻子的步行上班,丈夫距離字節(jié)總部大約有10公里,雖然有私家車,但丈夫日常出行還是以地鐵為主。畢竟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公共交通還是更加省事。
從下面這張圖上你能清楚看出,二人各自到公司距離。兩人將家安在妻子公司旁邊,也許正是考慮到了妻子的加班情況。
無論是出于上班方便,還是出行安全,都完全能夠理解這樣的選擇。
說實話筆者在北京搬了7、8次住處,首先考慮的就是另一半上班是否方便,男人這點擔當還是應該有的。
盡管丈夫距離公司不近,但是公共交通還是很方便的,有直達的地鐵。
據(jù)通報,在連續(xù)的6個工作日內(nèi)日,除去其中一天因發(fā)燒未上班在家辦公外。其余的5天中有4天丈夫都是坐地鐵上班。
距離家最近的地鐵站清河站,從清河站坐13號線,無需轉(zhuǎn)乘,到知春路站下。不過,家和公司到地鐵站都還有一段路程。
如果是步行+地鐵的組合,丈夫到公司需要50多分鐘。
相比妻子,丈夫的下班時間要稍早些。這幾個工作日中,丈夫最晚都是在晚上9點下班回家。
雖然丈夫晚上回來的不算晚,但是他的加班時間卻在周末補上了。
丈夫周六日還在加班
有家教給女兒上課
3月5日和6日本來是周六日,但丈夫卻仍然在工作。
3月5日,早上丈夫帶女兒去醫(yī)院看眼,回家后家教老師給女兒上課,妻子陪著。
而事實上,3月3、4號,夫妻二人都已經(jīng)有了發(fā)熱的不同癥狀。
3月3日,丈夫因為有發(fā)熱癥狀,沒去公司上班,在小區(qū)6號樓的工作室里工作。
3月4日,妻子在上班后感到身體不適,先是由同事陪同到醫(yī)院發(fā)熱門診就醫(yī),拿完藥就回家了。
3月6日,丈夫請了家具設計師進行裝修設計,下午從3點開始一直工作到晚上12點。
夫妻二人,一個經(jīng)常加班到深夜才回來,一個周末還要長時間的工作。
而女兒不知道是上的什么課。眾所周知,雙減政策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學科培訓都受到嚴格管理,一對一的家教學科培訓也被禁止。
值得注意的是,通報中還寫著,丈夫3月1日早上在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清河分校西門做志愿者。而該學校距離其家只有3公里車程。
或許孩子就是學習的樂器、舞蹈啥的,但不管如何,這對夫妻對孩子還是十分上心的。
夫妻二人平時均是三點一線
各自上班、吃飯、回家
僅一次同框是22點吃燒烤
從夫妻二人的活動軌跡來看,除了在家以外,二人在外還少有交匯時候。
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各自上班,各自吃飯,然后各自回家。
只有在2月28日,二人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外部場合。
2月28日,丈夫搭乘同事車下班回到家,一個小時后,22點丈夫開車去接妻子。
妻子在22:20下班,乘丈夫私家車前往三個大叔烤羊肉串西三旗店就餐。
地圖顯示,該餐館距離其家僅有5分鐘的車程。
這個點也許孩子已經(jīng)睡下了,或許是因為2月28這個特殊的日子,也或許二人已經(jīng)有太久沒享受二人世界了。夫妻兩個也選擇了用美食犒賞一下自己。
因為在接下來的一周里,二人都幾乎是三點一線,穿梭在家——食堂——公司之間。
也許二人能夠同行的一段路,也就是從家到小區(qū)大門口這段路。
大廠員工都是怎么解決吃飯問題?
丈夫多在工位上就餐
妻子多去公司食堂,偶爾也外出就餐
從通報中,可以看到丈夫午餐、晚餐基本都是在工位上解決,大概率是點的外賣。原因很簡單,如果去食堂就沒必要打包到工位吃了,有點麻煩。
事實上,基本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的餐廳都還挺不錯,大部分員工也都會選擇到餐廳就餐。
丈夫或許吃厭了食堂,也有可能。又或者著急工作也未必。
不過在丈夫的活動軌跡中,基本沒有出現(xiàn)外出就餐的信息,唯一一次是和妻子去吃燒烤。
看來男人對吃飯還是沒那么講究。地圖上搜了下,步行10分鐘內(nèi)的餐館還是有不少的。
相比字節(jié)而言,小米科技園附近的餐館則比較少。步行10分鐘范圍內(nèi)也就西二旗西路上有一些餐館。
通報提到的妻子的就餐信息中,除了和丈夫下班后吃烤肉,上班期間只有一次中午外出就餐,其余都是在公司餐廳就餐。
妻子中午和同事一起就餐的餐館為“八合里牛肉火鍋(清河店)”,地圖顯示距離3公里,駕車需要10分鐘左右。
事實上,小米科技園附近的生活配套設施并不算特別好,2公里內(nèi)沒有大型商場。距離較近的也就是五彩城、和上地華聯(lián)了,不過步行肯定是不行的。
至此,我們從夫妻二人的活動軌跡中看到了這樣大廠夫妻生活:加班是家常便飯,住在近10萬一平米的小區(qū),有房有車,每天的生活三點一線,有一個孩子需要培養(yǎng),以及被極度壓縮的二人相處時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