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裝置”里,見到虛實結合的未來。
來源|AI藍媒匯
ID:lanmeih001
作者|黑羊
編輯|魏曉
現在請變換身份,試想一下幾個“科幻場景”。
作為司機,你不用手握方向盤,前方路上的一個凸起,你的車載電腦在幾十米開外就已經探測到,它精準地反饋到你的車載屏幕上,而你并不用做出任何動作,汽車會根據周邊的路況,選擇避讓或提前減速。
作為城市管理的基層網格員,你不必整天忙于巡視社區(qū)、尋找那些可能存在的危險,電腦會偵測小到一個井蓋丟失、廣告牌夜間停電或一起發(fā)生在社區(qū)的交通事故,然后將位置、事件等信息反饋到電腦屏幕上,你能更加游刃有余并及時的處理這些事件。
這些人工智能帶來的改變,無疑對于社會而言,將大大降低工作成本、提高效率。
不過顯然實現這些“科幻場景”,并非易事?此坪唵蔚臄祿幚恚澈笥兄鴺O其復雜、龐大的學習和運算。
現在,一家公司正在致力于給出最優(yōu)解。
今年1月24日,商湯智算中心AIDC在上海啟動。
“智算”不同于以往的“計算”,它深耕于AI在各種現實場景中的運用,并將虛擬與現實的邊界變得更為通暢。這也是創(chuàng)立8年,去年年底在港股上市,如今市值超2000億港元的商湯科技的又一落地項目。
神秘的AIDC秉承了商湯科技的“長期主義”——用迷人的技術為人類的未來描繪出更具想象力的圖景。
另一方面,邁上虛擬結合現實新臺階的商湯科技,也成為了資本市場追捧的標的。
畢竟,AI的想象力,十足性感。
AIDC牽引的未來
上海,臨港新片區(qū)。
總投資56億元,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的白色建筑,被線條分割的層次分明,商湯的logo設置在樓體一角,俯視角下,整個建筑像一塊碩大的芯片。
在這片上海的新區(qū)域,白色建筑顯眼而神秘,很多計算機工程師在此出入,他們建設了一個超大型通用AI基礎設施。僅僅一期工程就有5000個機柜,設計算力達到驚人的每秒3740 Petaflops(1 Petaflops為每秒千萬億次浮點運算)次。
這是什么概念?3740 Petaflops相當于1天內便可處理時長相當于23600年的視頻,等同于從舊石器時代晚期不間斷錄制到今天的長度。
這個計算裝置的名字叫AIDC(商湯科技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它是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AIDC這個大塊頭的內核充滿智能,不僅善于學習,針對人工智能領域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更將計算基礎設施、深度學習平臺、模型層三個部分有機整合,可以實現批量的算法模型生產、部署和迭代升級,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進一步帶動AI產能的創(chuàng)新升級。
一方面,商湯科技在AIDC中納管了多種人工智能異構計算芯片和底層傳感器,讓整體算力更為強大,另一方面AIDC整合了多種平臺,比如數據平臺、深度學習訓練框架、計算與推理引擎和模型生產平臺等等。這些平臺打通從數據存儲、標注、加密到模型訓練、生產、測試、部署的全鏈路、批量化過程。
而算力、平臺加上各種算法模塊和工具,最終都為現實服務:
比如蛋白質折疊研究、城市治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汽車、智慧醫(yī)療和教育甚至是元宇宙等應用場景。
不要以為這些都是天方夜譚,這些高高在上的技術正落地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虛實結合的時代正像商湯科技所描繪的那樣,悄然而至。
讓AI賦能萬物
萬物是如何被AI賦能的?
AIDC不僅可以模擬城市中的建筑、街區(qū)、交通擁堵等大場景。更重要的是,依托強大的算法處理,它還可以計算、模擬這些場景中80%我們關注不到的細節(jié),比如亂丟垃圾、違章停車、高碳排放甚至危險的高空拋物等等。
在城市治理上,正是這些細節(jié)構成了長尾需求。在此之前,沒有AI“輔佐”的城市治理既笨拙又復雜。
比如很多城市都采用網格化管理方式,劃分邊界清晰的城市網,將公共資產的管理和事故處理都交給網格員來完成——這需要大量的人力,通過不斷地巡邏和檢查來完成。
低效的人力處理帶來的詬病是事故發(fā)現不及時,檢查不徹底,因此城市中存在大量的死角和隱患。
商湯則利用AI為管理賦能——堪稱復雜城市治理的全面數字化轉型。
通過方舟城市開放平臺(SenseFoundry),商湯建立了城市級視覺分析平臺,該平臺使用上千種 AI模型實時分析物理世界數據,并將數據轉化為運營洞察、事件告警和管理行動。
許多你想象不到的狀況因此被轉化為數字進行模擬,比如井蓋、消防栓、電線桿、電話亭、道路護欄和路標等公共設施的狀況,AI會檢測它們丟失、損壞、移位、歪斜、不平整和松動等問題。
這些細小的場景變化,如今通過商湯的數字化處理,快速精準地實現了“機器分辨”,不僅省去了大量人力,也為數字化城市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
不僅僅是城市,AIDC的技術還運用在智能汽車領域。
汽車若要實現智能化,需要解決很多長尾問題,比如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需要持續(xù)識別前方物體來進行避障,而一些細節(jié),諸如動物、石塊、玻璃殘渣以及損壞的井蓋,由于出現的頻次很低,沒有大數據支撐去做訓練,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也就對這些細小但能造成事故的障礙物“視而不見”。
工程師利用AIDC強大的平臺,不斷訓練學習這些長尾中的場景,讓智能汽車識別更多的障礙,提供更加安全的駕駛體驗。
除了城市管理、智能汽車,AIDC還運用于醫(yī)療、教育、制造、物流等多個場景——并且成本相對低廉。
AIDC通過用足夠多的數據和場景、足夠大的算力,去訓練一個足夠大的通用模型,不管是高頻的頭部應用,還是低頻的長尾需求,都能得到低成本、一站式的解決。
在這背后,在助力現實走向虛擬再還原現實的過程中,商湯已然走了8年的時間。這期間,技術、國家政策混合著資本一直助推這家秉承長期主義的公司前行。
商湯式長期主義
去年年底,商湯科技在港股上市。
在媒體的報道中,這家被譽為“中國AI之光”的公司,更為顯著的標簽是——長期主義的堅持者。
長期主義對商湯來說意味著什么?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博士曾在商湯上市時做出過描述:
“每個時代的企業(yè)都承載著各自不同的希望和責任,我們的命題是如何從生存、追趕到發(fā)展與開創(chuàng)。當我們看到了技術的巨大突破,商湯人希望推動技術落地,用技術突破去重新定義場景和模式,去刷新大眾對于人工智能的認知。商湯人始終堅信人工智能技術變革帶來增量價值,必將推動普惠和公平的智能時代到來。我們將和投資者、合作伙伴一起,推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賦能百業(yè),普惠眾人。用我百點熱,耀出千分光。”
也正是對技術改造世界理想的長期堅持,商湯科技等高科技公司也逐漸被資本市場認可并看好。
今年2月18日,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布,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加入商湯科技。目前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數目只維持在30只,包括騰訊控股、阿里巴巴都在這一指數中。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納入恒生科技指數,正代表著商湯硬科技價值,以及行業(yè)地位的體現。不僅如此,光大證券(601788)、匯豐研究、招銀分別給與商湯“買入”或“增值”的評級,其中光大證券認為,商湯有望借助AI基礎設施積累,逐步加強AI模型的生產效率和可擴展性,實現商業(yè)化加速。同時,公司在計算機視覺AI領域保持龍頭地位,具備一定的標的稀缺性和溢價空間。
資本市場看中的是,商湯的AI步入商業(yè)落地階段的想象空間。
數據顯示,截至2021H1,商湯軟件平臺的客戶數量合計超過2400家。受益于需求端景氣度提升,2021年H1公司實現營收16.5億元,同比增長91.8%,智慧商業(yè)和智慧城市為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除了納入恒指,評級買入或增持外,商湯在虛實結合領域,一直走在先鋒。
今年1月24日消息,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IPRdaily發(fā)布了2020年1月以來的VR(虛擬現實)、AR(混合現實)全球發(fā)明專利排行榜TOP 100,商湯科技位列前十。
而據中國信通院預測,全球虛擬(增強)現實產業(yè)規(guī)模2020-2024五年年均增長率約為54%,其中VR增速約45%,AR增速約66%,2024年二者市場份額均為2400億元。
如此看來,作為一家AI公司,商湯一直在虛實結合的領域勤奮耕耘,并已然站在潮頭。
同時,隨著AIDC的成功啟動運營,商湯不僅加快了創(chuàng)新步伐,并將孕育出一個開放且快速發(fā)展的生態(tài)系統,從而降低各行業(yè)大規(guī)模人工智能應用的準入壁壘,不斷拓展人工智能產業(yè)化的邊界。
顯然,那個讓人期待滿滿的AI時代,正在商湯們的推動下,漸行漸至。
今日話題
你期待什么樣的未來城市?
來評論區(qū)我們聊聊~
往期經典回顧
AI藍媒匯的兄弟姐妹們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AI藍媒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