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是一名貨車司機,常年往返于長三角地區(qū)。然而,近期疫情發(fā)生以來,跨越多個城市的貨運旅途,讓他感到有些煎熬。
“從浙江湖州拉1噸重的海綿到滁州市經開區(qū),一開始是打算從全椒東下高速,在防疫人員看到司機的行程碼帶*后,不讓我下,給出的理由是貨物運輸的目的地是滁州,不能從全椒下高速。”李龍說。
他將車開到滁州南高速口,再次被阻攔,理由是貨物運輸的目的地是滁州經開區(qū),按照規(guī)定經開區(qū)的貨物一律從滁州東下高速。
待他將車開到滁州東高速口后,等待他的是長達十幾個小時的排隊。
“當天凌晨兩點半就到滁州東高速口了,一直在高速口堵著,到了晚上7點才出收費站!崩铨埍硎,造成擁堵的原因在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層層防疫流程。
李龍表示,出了高速口,需要完成以下流程:一、出示健康碼和48小時核酸報告;二、出示行程碼,在行程碼帶*之后,需要做新冠病毒抗原檢測;三、在抗原檢測正常后,需要做核酸檢測;四、需要填寫貨物所屬工廠的責任認定書。
在完成這些流程后,防疫人員會給司機一張綠色的通行證。在距離防疫人員不遠處,另一些工作人員會將綠色通行證收回。
“下了高速到工廠的距離只有幾公里,平常10分鐘的車程,現在走防疫流程就需要花費1個小時的時間。我的行程碼帶*的地點是‘蕪湖’,但并沒有在蕪湖停留,只是過境。”李龍表示,除了高速口,縣與縣之間也需要“闖關”,流程與高速口的流程類似。
對于政府的防疫政策,李龍表示理解,但對于防疫流程的繁瑣重復、信息不透明等現狀,他希望得以改善。 “(排隊的)十幾個小時都能做一單生意了,至少損失幾百塊錢”。
與李龍擁有類似經歷的貨車司機還有很多,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物流難題的一個縮影。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近期疫情對局部地區(qū)影響大,中國快遞近80%靠公路貨運完成,F在管制措施中,信息不互通也是一大影響因素,例如在部分地區(qū)同省不同市的司機健康碼信息不互通互認。
從物流企業(yè)提供的信息看,各地對于物流的管控措施都不同。當前對物流影響較大的問題在于核酸檢測困難、道路通行與園區(qū)管理強管控、用工難度增加。同時疫情影響對運輸在途造成不同程度的晚點,影響訂單履約時效。目前存在很多員工排隊太長或下班后無處可以做核酸檢測的情況。
西部證券(002673)研報顯示,截至3月21日,3月全國主要公共物流園區(qū)的吞吐量指數日均值為105.9,同比下降14.9%,較1~2月同比增速回落4.6個百分點;3月主要快遞企業(yè)分撥中心的吞吐量指數日均值為99.8,同比下降14.8%,降幅較1~2月擴大5.1個百分點。
截至3月21日,全國3月整車貨運流量指數日均值同比增長2.6%,較1~2月6.2%的增速大幅回落,顯示疫情對貨運量的影響較為明顯。分省數據來看,3月吉林、河北等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省份整車貨運流量指數同比回落幅度較大。
。☉稍L對象要求,文中李龍為化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