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紫宸 4月13日,海關總署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2年3月中國出口鋼材494.5萬噸,較上月增加132.5萬噸,同比下降34.4%;1-3月中國累計出口鋼材1317.9萬噸,同比下降25.5%。
3月中國進口鋼材101.1萬噸,較上月增加6.1萬噸,同比下降23.4%;1-3月中國累計進口鋼材321.8萬噸,同比下降13.4%。
出口何以下滑34.4%?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在4月13日向經濟觀察網分析認為,去年同期鋼材出口高達700多萬噸,在這樣的高基數之下,疊加出口退稅政策取消,由此顯現出同比的下滑。
王國清認為,去年同期出口的高基數,是在諸多利好因素下實現的,彼時海外下游市場需求復蘇良好,而鋼材生產尚未完全恢復,導致市場供應趨緊,與此同時,國內出口退稅政策即將面臨取消,國內鋼企紛紛趕在退稅政策實施前搶關出口,由此使得出口量較高。
進口何以下滑23.4%?王國清認為,今年一季度國內需求表現較弱,同時海內外鋼價價差較小,這使得進口有所下滑。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jiān)徐向春同一日向經濟觀察網分析認為,出口的下滑,主要還是最近一年國際市場價格上漲較多,國內外的價差縮小,進口鋼材吸引力有所下降,由此造成進口的減少。
2021年,我國鋼材出口6690萬噸,增長24.6%;進口1427萬噸,下降29.5%。王國清預計,2022年全年,我國預計出口鋼材在6000萬噸左右,同比進一步下滑。這樣的趨勢與我國鋼鐵進出口政策調整有關,近年在雙碳目標以及產業(yè)轉型升級的背景下,鋼鐵進出口政策逐漸調整為限制鋼材半成品、初級產品的出口,鼓勵鋼材半成品、初級產品的進口以及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在這樣的政策目標下,未來半成品進口或將成為我國鋼材國際貿易的中堅力量,鋼材凈出口在未來幾年或將持續(xù)降低。
2021年5月1日起,我國取消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第一輪退稅調整涉及了全國86%的鋼鐵產品及65-70%的出口體量。2021年8月1日起,取消全部鋼鐵產品出口退稅,此時全部鋼材出口將不享有退稅政策。
根據我的鋼鐵網統(tǒng)計,從我國鋼材近十幾年出口情況看,2006年-2015年,我國鋼材出口量整體處于上升狀態(tài)(除2008年受金融危機沖擊,2009年鋼材出口量陡然下降外),增長最快的當屬2004年和2006年,同比分別增長了104%和109%,2006年我國成為鋼材凈出口國。2016年-2019年我國鋼材出口量呈下降趨勢,其中2017年鋼材出口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了30.5%,但仍為全球最大的鋼材出口國。
從我國近十幾年鋼材進口的情況來看,我國鋼材進口持續(xù)處于較為平穩(wěn)的數量級,2020年在全球疫情爆發(fā)之際,率先抗疫成功的中國在海外鋼材需求急劇降低,海內外價格倒掛的情況下,大批量進口海外低價資源,鋼材進口量大幅增長64.5%。進口品種包括熱系板材以及方坯、板坯等半成品。2021年,全球經濟開始逐步恢復,鋼材進口量恢復至疫情前正常水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