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消息,由于上海疫情的原因,多家位于上海的汽車制造商已減產甚至停產多日。同時,由于上海還是諸多供應商工廠、上游原材料生產所在地,因此導致全國汽車行業(yè)均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4月14日晚間,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fā)文稱,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鏈企業(yè)還無法找到動態(tài)復工復產的方式,5月國內所有整車廠將面臨停產停工。但同時何小鵬也表示,當前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門正全力協(xié)調,也期望更多方面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在這段簡短的文字中,何小鵬還配上了“苦澀”的表情,以表達對目前汽車行業(yè)的擔憂。
不久后,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智能汽車BU CEO余承東也在15日的個人朋友圈中發(fā)表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上海不能復產復工,將導致5月之后涉及科技、工業(yè)以及上海供應鏈的企業(yè)停工,尤其是汽車產業(yè)。
2021年全年,上海市汽車產量283.3萬輛,產值達7586億元。2021年全國汽車產量為2652.8萬輛,從產量上來看上海占到了全國產量的10%以上。
本輪上海疫情已直接影響了上汽大眾、特斯拉、上汽乘用車、榮威等諸多品牌的新車生產。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從3月28日就因疫情防控開始停產,原定停產4天,但特斯拉已將上海工廠暫停生產時間進行了延長。該工廠至今已停產長達20天,其單月產能在6.5萬輛以上,目前保守估計已損失超過4萬輛。
另據GLJ Research的分析師在近期給客戶的說明中表示,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可能持續(xù)停產至5月中旬。
除了身處上海涉疫區(qū)的本土整車制造工廠外,上海多個供應鏈企業(yè)亦受到疫情影響,不穩(wěn)定的零部件供應情況使得停產在國內車企中蔓延。
自3月下旬以來,上海的疫情已導致多家車企開始停產。4月9日,蔚來汽車發(fā)布停產消息。蔚來汽車CEO李斌表示,近期上海、江蘇等地的疫情導致更多合作伙伴無法供貨,只能暫停生產,并表示這個情況并非只有蔚來,已有多個廠商暫停生產。
4月13日,長城坦克品牌發(fā)布通知稱,受到上海、江蘇、吉林等多地疫情影響,坦克300車型共涉及8家供應商伙伴已經停工、停運。
面對疫情管控,有企業(yè)選擇進行所謂的“閉環(huán)生產”,對員工在工廠或企業(yè)內進行閉環(huán)管理,最大程度上保證生產效率和產能。
安波福是全球知名的汽車連接器供應商,其客戶覆蓋包括特斯拉、福特、通用等幾乎所有大型汽車廠商,國內生產的產品還出口歐美等地。該公司已安排了1800多名員工進行閉環(huán)生產,保障了約80%的產能。
此外,整車品牌上汽大眾、通用、智己,以及供應商寧德時代(300750)的主要工廠、博世在上海和太倉市的工廠等也均未完全停產,采用“閉環(huán)系統(tǒng)”仍在運營中。
采埃孚位于浦西的工廠盡管處于封閉生產,但物流不暢導致運輸中斷。特斯拉也曾在月初調查過上海工廠員工的意愿,詢問是否愿意留在工廠實現“閉環(huán)生產”,但目前上海超級工廠仍在停產狀態(tài)中。
所以目前來看,即使是封閉生產,可能也會使得工廠只能維持在較低的產能水平。而且即便是能夠保持一定的產能,但在貿易、物流等方方面面都會受到較大壓力,工廠所需的物料進入以及產品輸出都將面臨挑戰(zhàn)。
這次在上海疫情的影響下,諸多車企似乎正經歷著自去年下半年“缺芯”后的又一次挑戰(zhàn),這也反映出當前供應鏈以及上游材料的變動對汽車制造商的巨大影響。除此以外,汽車產能的嚴重下降還將會影響下游的經銷商以及消費者,正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在此情況下,汽車產業(yè)鏈和相關配套企業(yè)如何積極展開自救,車企如何推動供應鏈的合理健康管理,如何制定類似突發(fā)事件的應對方案,似乎成為了未來汽車行業(yè)的新課題。然而,風雨過后必見彩虹、挫折后必然會見證強大,相信通過這次疫情沖擊過后,全國的汽車產業(yè)又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f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