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jīng)濟學家論壇舉行,清華大學弗里曼經(jīng)濟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jīng)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創(chuàng)始院長李稻葵出席并演講。
李稻葵認為當下國內(nèi)要好好地控制疫情,不談GDP、經(jīng)濟發(fā)展、貨幣,李稻葵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解分享了他的研究心得。
李稻葵指出,我們經(jīng)濟發(fā)展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提高老百姓(603883)的平均壽命,值得驕傲的是,1949年中國35歲人均壽命提高到了今天的77歲,過去30年中國每年的人均壽命提高了99天。
而過去兩年的抗疫幫助中國挽救了多少生命?李稻葵舉例計算,中國的人口是美國4倍,暫且把美國死于新冠疫情的人數(shù)乘以4,即假如沒有做好防疫工作,過去中國會有400萬生命的損失。而疫情主要影響的是中老年人和有基礎(chǔ)病的人,假設抗疫工作沒有做好,會使得失去的生命在60、65歲左右,而每一個生命的挽回,相當于讓每個人多增加了10天的壽命。
“過去兩年的偉大勝利,為每一個百姓的平均壽命延長了十天,平均每年5天!崩畹究f。
李稻葵進一步表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提升健康水平、增加人均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水平提高包括什么?包括有時間健身、包括家里按了空調(diào)、夏天可以休息好、冬天有暖氣等。他研究判斷,過去30年或者20年平均人均消費如果上升或者下降一個百分點,帶來十天的人均壽命的上升或者下降。
李稻葵表示,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就是延長平均壽命,1%的人均消費增長能提高十天的人均壽命,而十天相當于通過抗疫挽救了400萬的生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