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內多地進入盛夏時期。而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氣中的“三伏天”也來了,俗語說“熱在三伏”,伏,指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之意;從夏至開始,小暑和大暑之間的日子,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三伏天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2022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共有40天,一般來說,“三伏”中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這一時節(jié),全國多地都會開啟“蒸烤”模式。
公眾要做好避暑防護,但是三伏天養(yǎng)生納涼,也有一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勿貪吹空調涼風,頸椎對著空調吹,使頸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頸部持續(xù)痙攣、后背酸痛等。
避免貪吃冷飲,天氣炎熱出汗較多,如果迅速、大口喝冰鎮(zhèn)飲料,忽然過冷刺激會引起血管收縮,容易誘發(fā)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不要貪洗涼水澡,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張開著,這時候再用涼水一沖很容易感冒。此外,在涼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縮,還會引起血壓上升、心臟供血不足等情況,尤其是有高血壓的老人。
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責任編輯:若風文章糾錯
話題標簽:夏季三伏氣溫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