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很愛的必勝客也翻車了,后廚衛(wèi)生真的是沒法直視,你真的還敢吃嗎?
據新京報報道稱,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記者應聘進入必勝客北京和諧廣場店和魏公村店,發(fā)現后廚確實存在多種食品安全問題:餐廳管理人員篡改效期標簽,食材不按時廢棄;員工拆掉外包裝,將過期食材“化整為零”;烹炸用油長期不更換,相關指標超標近一倍等。
在必勝客后廚工作中,新京報記者發(fā)現將過期食材“化整為零”使用的做法,并非偶爾為之,每當有菌菇食材包即將過期時,就會被拆掉外包裝放入儲存槽里。沒了外包裝,旁人無從得知具體的保質期信息,即便過期仍被繼續(xù)使用。
制作茶飲的茶底,也存在篡改效期標簽情況。白毫是一種預制的茶底,用來制作茶飲。記者注意到,倉庫內一缸白毫茶底的廢棄時間是6月20日當天,值班廚師長當著記者的面,將白毫茶底的效期標簽給換了,廢棄時間從6月20日改到了6月22日。
記者發(fā)現改換效期標簽的情況,幾乎每天都在必勝客后廚重復上演,而且這項“秘密工作”幾乎全由餐廳的管理人員實施,普通的員工很難插手。
除了食材原料頻繁改效期標簽,必勝客這兩家餐廳的烹炸油也存在更換不及時問題,比如連續(xù)使用一周,原本清澈的食用油已經變黑,近乎油墨色。
眾所周知,烹炸油要經常更換,不能長時間反復用于炸制食物,否則會產生有害物質。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規(guī)定,食用油的極性組分數值超過27,就不能再繼續(xù)使用。
記者使用店內測油儀多次檢測,其極性組分數值均在30以上,于是請示當天的值班經理是否需要換油,之后值班經理自己使用測油儀檢測了幾次,檢測出數值也均在30以上,不過他最后仍要求記者將舊油簡單過濾后繼續(xù)使用。足足使用了十天之后,餐廳的管理人員才同意更換新油。
食用油的極性組分是指食用油在煎炸食品的工藝條件下發(fā)生熱氧化等多種反應,產生比正常植物油分子極性較大的一些成分的總稱。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介紹,食用油在反復煎炸的過程中,會產生幾百種甚至上千種非常復雜的氧化物質,物質都是有極性的,部分對人體也是有害的,所以檢測極性組分的含量,也就能知道這種油發(fā)生氧化劣變的程度。
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