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徐州,一輛巨臂參天的超級起重機將重達173噸的砝碼緩緩吊起,用挑戰(zhàn)極限的硬核實力摘下新一代超級起重機的桂冠。
定義工程起重機產業(yè)革命——創(chuàng)新必須顛覆
對于全球起重機產業(yè)而言,這是一場預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產品革命。
意料之中的是,徐工再次刷新自己創(chuàng)造的全球風電吊裝的“新高度、新重量、新速度”。過去幾年,中國風電產業(yè)快速發(fā)展,風機大型化進程提速,風電安裝和維保領域,對更高、更大、更便捷、更安全的起重機提出需求。
特別是能夠安裝160米以上風電,轉場便捷的起重機,缺口尤其明顯。把握機遇的關鍵在于能否先人一步,能否在兼顧高度、便捷性和安全性上找到突破口,更在于技術的深耕和積淀,更在于對未來的研判和對用戶負責的初心。
意料之外的是,新晉的2600并非只是一款產品。而是以全球首創(chuàng)的“孿生”模式,顛覆性推出了兩款“上車吊裝性能一樣,下車2小時即可自由切換”的“雙打組合”。這是徐工在不斷突破探索吊裝極限的自我施壓下,在高賦能產品功能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細分施工環(huán)境和施工場景的定制化需求,注重為用戶和風場業(yè)主量身打造超大型風機安裝更高效解決方案的王者智慧。
2600噸級起重機的橫空出世,再次拉高了全球最大起重機的門檻,徐工更憑借“高性能柔性臂架技術、超起技術、獨立懸掛技術”三大核心技術,讓終端用戶群體,在大型陸上風機的安裝效率全面提升。
同樣在173噸吊重下,XCA2600和XCC2600的吊裝高度均可達到160米,覆蓋我國各省市90%以上的風機安裝,高出行業(yè)同級產品20%。
另一人讓人嘆為觀止的地方,是巨無霸們頗具“心機”的外觀尺寸和設計。
作為全球第一款10軸底盤的設備,XCA2600的車身壓的更低,最小離地間隙則抬的更高。車身比市場上類似級別的產品足足低了50cm,最小離地間隙則比其高了200mm!耙桓咭坏汀睒O致表現,既是徐工加快自主創(chuàng)新成果的展現,又在應用領域最大程度保障了車輛在風電廠內,遇到低空輸電線時、與“粗砂礫石”博弈、與“溝壑坑溝”抗衡時,通過性能地表最強。
向大型要效率,向效率要安全
來自市場最前端的訴求,驅動中國超大型起重機行業(yè)的技術革新陡然加快。特別是在總書記2017年12月視察徐工以來,徐工按照“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握技術話語權“的殷殷囑托,“市場、研發(fā)團隊雙雙前移”,花費大量時間精準對接用戶需求;每年高達數億元的超級起重機研發(fā)、技改費用投入;在 “更高更大更快”的探索上,持續(xù)加大“安全”砝碼。
在2600噸超級起重機上徐工獨創(chuàng)的高性能柔性臂架技術再次突破,最大限度解決了高空起重性能衰減和大尺寸風機吊裝鉤下空間不足的安全困擾;在成熟的超起一鍵張緊操作、定長張緊技術上,新研發(fā)了臂架形態(tài)主動控制、吊裝風險預測技術,讓使用者更快捷、更安全;XCA26003.5米更寬大的底盤,加上專利的獨立懸掛系統(tǒng)斷開式車橋,則讓終端客戶最為關注的側傾穩(wěn)定性更有保障。
數據顯示,千噸級以上起重機市場保有量中,徐工拿下了超過70%的份額。領先差距更是節(jié)節(jié)拉大。隨著2600噸起重機的推出,徐工在超大型設備領域領先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上市即爆品”的2600“雙王炸”早在產品立項之初,預定量就達到兩位數。為國家綠色低碳發(fā)展貢獻力量,引領超大型設備風電建設風潮非徐工莫屬。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