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九派新聞
9月8日,據(jù)白鹿視頻報道,近日,上海的王女士表示帶著兒子嫁給了現(xiàn)任丈夫后不久,就發(fā)現(xiàn)丈夫喜歡賭博,常常夜不歸宿,還經常對她無端猜忌。
結婚7年間,王女士遭丈夫頻繁毆打。近2年的十余條報警記錄中,甚至有2次是孩子撥打的110。
王女士稱:“他打我,小孩子就在里面,這些報警電話里面有2次都是我兒子打的,給我打的,我覺得都沒有活著的意義了!
為了自己和孩子,王女士決定向法院起訴離婚并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經審理,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裁定,禁止王先生對王女士實施家庭暴力,禁止王先生騷擾、跟蹤、接觸王女士。
此前也有類似消息,據(jù)新聞晨報報道,因無法忍受丈夫動不動就打罵自己,王女士向北京朝陽法院申請并獲得了法院作出的人身安全保護令。
據(jù)王女士稱,丈夫李先生幾乎每天都以做飯時間晚了幾分鐘、做飯難吃等小事沖她大呼小叫,還時常找事辱罵她,有時甚至對她大打出手。
今年7月19日,李先生因嫌王女士早飯做得不好吃,動手打了王女士的眼部、腹部,致使王女士眼睛受傷。
醫(yī)院診斷證明顯示:王女士右眶腫痛,皮膚擦傷、軟組織損傷,右眼球鈍挫傷等。
王女士因懼怕丈夫從家里搬了出來,為保障自身安全,向朝陽法院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
對此,法官提醒,法律法規(guī)體系正在不斷完善,為家暴受害者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但最關鍵的一步,需要受害者勇敢踏出。若自己或親朋好友遭受家暴,應做到以下幾點:
1.第一時間報警。報警記錄、詢問筆錄等證據(jù)是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有力證據(jù);
2.拍照固定傷痕并及時就醫(yī)。就醫(yī)時告知醫(yī)生傷情原因,保留診斷證明;
3.請求居委、村委等介入。家暴過后的調解可以請求居委、村委或者族老等人介入,你的寬容無可厚非,但應當留下痕跡;
4.保存電話錄音、聊天記錄。與施暴者的電話錄音、社交軟件的聊天記錄等,內容無論是恐嚇威脅還是道歉請求原諒,也請你好好保存;
5.尋求司法幫助。遭遇家庭暴力時不要害怕,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