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嬰兒哭泣并拒絕睡覺時,大多數(shù)新晉父母都會感到手足無措,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讓嬰兒平靜下來的最佳方法就是抱著他們走5分鐘。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腦科學中心的黑田久美表示,不少父母都飽受嬰兒夜間哭鬧之苦,特別是對于沒有經(jīng)驗的父母來說,可能會壓力升高甚至對嬰兒暴躁。
黑田久美與同事一直在研究“運輸反應(yīng)”,這是一種在許多晚熟哺乳動物中發(fā)現(xiàn)的先天反應(yīng),例如老鼠、狗、猴子等。
在它們的幼崽尚未成熟,無法照顧自己時,研究人員觀察到,當這些動物抱起它們的嬰兒開始走路時,幼崽的身體往往會變得溫順,心率也會變慢。
研究人員比較了21名嬰兒在4種情況下的反應(yīng):被行走的母親抱著、被坐著的母親抱著、躺在靜止的嬰兒床或躺在搖椅上。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當母親抱著嬰兒走路時,哭鬧的嬰兒在30秒內(nèi)平靜下來,心率減慢。當嬰兒被放在搖搖床上時,也會產(chǎn)生類似的鎮(zhèn)靜效果,但當母親坐著抱著嬰兒或?qū)雰悍旁陟o止的嬰兒床上時則不會。
這表明運動具有更好的鎮(zhèn)靜效果,可能會激活嬰兒的運輸反應(yīng),當抱著行走持續(xù)5分鐘,效果更佳。
根據(jù)研究,科學家提出了一種促進嬰兒睡眠的方法,他們建議父母抱著哭泣的嬰兒并與他們一起走5分鐘,然后再坐著抱著嬰兒5—8分鐘,然后再讓他們睡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