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干擾素原本就有抗病毒作用,副作用包括流感樣癥狀和白細胞降低,現(xiàn)行的國家方案和世衛(wèi)組織方案中均未推薦用于防治奧密克戎。因新冠病人本身白細胞低,干擾素使用后會更低,可能導致病人發(fā)熱、全身酸痛,起到加重病情的反作用。
來源:健康時報
12月23日,一則關于“醫(yī)生打干擾素接診4000多人未感染”的消息登上熱搜,文章中提到,“真正立了大功的是干擾素水針劑,它對流感病毒效果沒這么明顯,但對奧密克戎病毒療效非常明顯。”
有網友表示,“高熱不退是不是可以考慮打干擾素?”“什么情況適合打干擾素?”“打干擾素的辦法是否適合推廣?”對此,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多位三甲醫(yī)院感染科專家處了解到,“打干擾素防治奧密克戎”并無嚴格的科學依據,臨床上不推薦使用,患者仍需遵醫(yī)囑用藥。
據中國醫(yī)藥(600056)信息查詢平臺,干擾素主要用于惡性腫瘤、病毒性皮膚病、某些炎癥性皮膚病等,不良反應包括全身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流感樣癥狀,即寒戰(zhàn)、發(fā)熱和不適。
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一版至第八版中,曾將干擾素作為抗病毒治療的藥物之一,具有潛在抗病毒作用的藥物應在病程早期使用,建議重點應用于有重癥高危因素及有重癥傾向的患者。不過,記者注意到,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中,抗病毒治療藥物中已無干擾素一項。
“干擾素α原本是主要用來治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但現(xiàn)在有新型的口服高效抗肝炎病毒藥物所以干擾素的應用也減少了,用于治療奧密克戎更是沒有科學依據!敝猩酱髮W附屬第一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副主任、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唐可京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干擾素并非世界衛(wèi)生組織治療新冠的推薦用藥,因其在“團結”試驗的中期結果顯示在防止COVID-19死亡或縮短住院時間方面作用很小或沒有作用。
“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被推薦用于新冠預防。干擾素鼻噴局部使用可以減少病毒感染,但并無證據表明其可以預防新冠,注射使用的干擾素預防新冠更沒有證據。”另一名三甲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透露,干擾素原本就有抗病毒作用,副作用包括流感樣癥狀和白細胞降低,現(xiàn)行的國家方案和世衛(wèi)組織方案中均未推薦用于防治奧密克戎。因新冠病人本身白細胞低,干擾素使用后會更低,可能導致病人發(fā)熱、全身酸痛,起到加重病情的反作用。
記者注意到,2020年10月16日,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表示,世衛(wèi)組織“團結實驗”初步結果顯示,干擾素方案對降低重癥患者死亡率或者減少住院時間基本無效或療效甚微。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