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建議“陽康”人員佩戴口罩。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越
“兩節(jié)”將至,新冠疫情仍在發(fā)展,“陽康”人員是否能“撒歡”了?如何保護老年群體?12月26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長張代濤接受媒體采訪,對相關問題進行答疑。
問:“兩節(jié)”馬上要到了,如何保護老年人?
張代濤: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基礎病、80歲以上高齡老人,是新冠和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感染后發(fā)生重癥或危重癥的高危人群。因為老年人的免疫力和身體機能相較于其他年齡段人群更加脆弱,感染后免疫系統(tǒng)通過激活細胞免疫和炎癥反應進行病毒清除的過程所造成的身體負擔更重,后續(xù)的身體恢復也更慢。如果患者再伴有基礎性疾病的話,則更容易引發(fā)其他基礎疾病的復發(fā)或惡化,從而導致重癥的發(fā)生。
因此,對于老年人,我們除了建議要積極接種新冠和流感等疫苗外,現(xiàn)階段的日常個人防護也要加強,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勤開窗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
“兩節(jié)”期間可能會有家中親友聚餐、串門等行為,建議老年人盡量避免去人員密集場所,出入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有條件的盡量佩戴KN95或N95口罩,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問:最近越來越多感染者康復,抗原轉陰后是否還需要佩戴口罩?
張代濤:根據(jù)第九版新冠診療方案,“陽康”標準是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癥狀明顯好轉,肺部炎癥影像學癥狀明顯改善,連續(xù)兩次核酸檢測陰性或Ct值≥35!瓣柨怠敝,仍然建議佩戴口罩,原因有兩點。
首先,現(xiàn)階段大部分人判定“陽康”是通過抗原檢測陰性和自覺癥狀減輕,但是抗原檢測的靈敏度要低于核酸檢測,抗原陰性,不代表體內(nèi)病毒完全清除,可能只是病毒太少,抗原檢測不到,出于對周圍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保護,還是要戴好口罩。
另外,感染新冠病毒后,呼吸道黏膜在機體免疫過程中,容易造成充血、水腫,甚至出血等損傷。此時黏膜對新冠之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也是非常脆弱的,出于對自身恢復的考慮,佩戴口罩能避免重疊感染其他細菌、病毒,加重呼吸道癥狀。
問:節(jié)假日走親訪友比較多,“陽康”人員需要對家中物品進行消毒嗎?
張代濤:我認為是有必要的,可以降低尚未感染的親朋好友來家中做客發(fā)生接觸感染的風險。
問:“陽康”多久可以接觸老人?
張代濤:每個人轉陰的時間不一樣,有短有長。如果是達到了醫(yī)院確認的“陽康”,造成感染的風險比較低;如果是自己認為的“陽康”,跟老人接觸時還是建議做好個人防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