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市民陳女士最近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看到一則廣告,聲稱“90元可充值100元話費”,她決定嘗試這項看似劃算的服務。在提供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后,24小時內話費確實到賬。然而,不久后她的手機突然被停機,并且收到了警方的通知,稱其涉嫌參與洗錢活動。
陳女士試圖聯(lián)系之前的賣家,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被對方拉黑。經過警方的調查,陳女士才得知,原來她所充值的話費實際上是來自詐騙分子的非法所得,即所謂的“贓款”。
陳女士在網(wǎng)絡上看到話費充值的廣告,出于對優(yōu)惠的誘惑,她選擇了嘗試。在提供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并支付了90元后,她很快收到了100元的話費。然而,這份意外的“實惠”背后隱藏著風險。
在話費到賬后不久,陳女士的手機服務被突然中斷,她收到了警方的通知,稱她的手機號碼涉嫌參與洗錢活動。這一消息讓陳女士感到困惑和恐慌,她急忙試圖聯(lián)系之前充值的賣家,希望了解情況,但發(fā)現(xiàn)賣家已經將她從通訊錄中刪除。
最終,警方的介入揭示了真相:陳女士所充值的話費來源于詐騙分子的非法活動,這些資金通過虛假廣告的方式被“洗白”。陳女士無意中成為了這場詐騙活動的一部分。
這起事件提醒公眾,在享受網(wǎng)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詐騙的陷阱。對于看似誘人的優(yōu)惠,消費者應保持理性,通過正規(guī)渠道進行交易,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同時,這也展示了警方在打擊網(wǎng)絡詐騙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他們及時的通知和調查幫助陳女士洗清了嫌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wǎng)無關。和訊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