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遵義會議在極端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鑄就的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指引著一代代遵義人將紅色故事薪火相傳。
今年83歲的遵義老人楊敏志執(zhí)著于收集遵義會議會址各個時期的門券,并無償為遵義會議會址設計了一套6張的紀念門票。
遵義會議紀念館首任館長孔憲權孫女孔霞,堅持從事紅色文化宣講工作30余年,如今通過“理論宣傳二人講”的創(chuàng)新方式讓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小學四年級學生漆筱妍,走出課堂,走進展覽館,走進街巷,以“小小紅色義務宣講員”的身份為八方游客講述革命歷史。
在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記者:吳斯洋
攝制:蘇海、先開霞、張钘銀豐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