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以后,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yè)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yè)國,許多工業(yè)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編制了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詳細]
-
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成為我國工業(yè)化起點
“一五”計劃所規(guī)定的各項建設任務,主要依靠我國人民的力量,加上當時蘇聯等國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勝利完成,使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初步基礎。
- [背景] 舊中國飽受戰(zhàn)亂 經過三年奮斗國民經濟全面恢復
- [過程] “一五計劃”歷時四年 五易其稿后審慎出臺
- [效果] 工業(yè)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 工業(yè)總產值增長128.6%
- [問題] 農業(yè)生產跟不上工業(yè)步伐 全局性冒進使財政緊張
-
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建立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體制,是中國共產黨人一向追求的目標。1952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決定,立即著手準備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憲法。它包括序言、總綱、國家機構、人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4章,共106條。
-
1956年:“解放”牌第一批國產汽車試制成功
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嶄新的總裝線上,被毛主席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試制成功。在歡聲笑語和雷鳴般的掌聲中,首批12輛解放牌汽車緩緩駛下裝配線。
-
馬寅初:發(fā)表“新人口論”遭厄運
建國后短短四年內我國人口凈增4600多萬人,人口無計劃的盲目增長與國民經濟有計劃的發(fā)展發(fā)生了矛盾。馬寅初對我國人口問題做了大量調研之后,于1955年寫成了《新人口論》。
-
陳鏡開:中國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
1956年6月7日,在上海舉行的中蘇舉重友誼賽上,陳鏡開挺舉起133公斤,打破了美國運動員保持的132.5公斤的最輕量級挺舉世界紀錄, 成為中國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
布票、肉票—當時的生活必需品都需要憑票證供應
暴發(fā)戶—通過便捷途徑迅速致富人士
土包子—意思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
暴發(fā)戶—通過便捷途徑迅速致富人士
土包子—意思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
毛澤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周恩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周恩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