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盛產棕櫚油、燕窩和菠蘿蜜,馬來西亞的數字經濟、電子商務、5G、可再生能源領域具有較大潛力
雙“11”前夕,阿里菜鳥又一個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臺)數字樞紐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正式運行。這將幫助馬來西亞成為高增長性的區(qū)域物流中心,帶來本地化的24小時配送和跨境72小時配送。
即便在今年疫情期間,地理位置堪稱“東盟中心”的馬來西亞仍收獲了來自中國的豐厚投資。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與馬來西亞雙邊貿易額達926億美元,直接投資達7.5億美元,同比增長41%。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盟第二大貿易伙伴。
當11月15日歷時8年談判的“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正式簽署后,東盟第二大成員國馬來西亞率先積極響應。
11月18日,也就是RCEP簽署僅僅3天后,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yè)部(MITI)與馬來西亞投資發(fā)展局(MIDA),攜手中國機械電子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股吧)等中資機構,在上海舉辦了“新常態(tài)、新機遇”中國—馬來西亞經貿論壇。
在現場,無論是中方還是馬方的與會者都感嘆:恰逢其時。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yè)部副部長拿督林萬峰在線上論壇中表示,盡管疫情發(fā)生,在全球經濟不確定下,各項數據顯示,中馬經貿關系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加大了力度,探討在新常態(tài)下更多合作契機。
林萬峰認為,RCEP的簽署為區(qū)域帶來了更好的經濟融合,促使區(qū)域投資環(huán)境更具優(yōu)勢,在帶動貨物進出口的同時,為疫后經濟復蘇奠定更強的動力。他希望,各方抓緊契機,全面提升馬來西亞與中國的經貿合作。
中國投資者熱情沒有因疫情退去
中國企業(yè)在近些年有多熱衷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投資發(fā)展局的數據顯示,2016~2019年來,中國成馬來西亞最大的制造業(yè)外來投資國。4年間,馬來西亞共接受了320項來自中國的制造業(yè)投資,投資總額達63億美元。同時,中國已連續(xù)11年成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國。
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并沒有阻礙中國與馬來西亞雙邊經貿的發(fā)展。今年上半年,馬來西亞在制造業(yè)、服務業(yè)和初級產業(yè)批準的總投資額仍達到648億林吉特(約合1050億元人民幣)。其中,制造業(yè)吸引的投資最多,共357億林吉特,其次是服務業(yè)286億林吉特。
其中,來自中國制造業(yè)、服務業(yè)和初級產業(yè)的投資額達到了22億林吉特(約為35億元人民幣)。此外,2020年前9個月,中國參與的制造業(yè)項目共有58個獲批,投資總額達168億林吉特(約為272億人民幣)。
就在今年4月,安徽唐興機械裝備有限公司就選擇逆勢投資馬來西亞。公司副總經理唐夕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已在馬來西亞的柔佛設立了唐興裝備(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目前廠房還在前期建設過程中。
其實在正式投資馬來西亞前,唐夕明已花了2年多的時間考察東南亞的營商環(huán)境,他的足跡遍布了越南、泰國、印尼、柬埔寨等幾乎所有的東盟國家。但最終促使公司決定在馬來西亞設廠,在唐夕明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是馬來西亞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與經濟活力;其次馬來西亞地理優(yōu)勢顯著,與東盟其他國家處于5小時飛行圈內;再者,馬來西亞當地民風淳樸、華人也相當勤勞,語言、飲食方面沒有隔閡,也是投資能最終落地的因素。
馬來西亞駐滬總領事丘世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比于其他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的優(yōu)勢在于擁有高質量的基建、便捷的地理位置、人力資源與豐富的自然資源等,“最重要的是,馬來西亞擁有非常開放的市場”。
讓唐夕明印象最深的還是馬來西亞政府對待外資開放的態(tài)度。他告訴第一財經,盡管疫情影響仍沒有消散,但在馬來西亞政府以及馬來西亞投資發(fā)展局的幫助下,公司從4月拿地起,地契辦理僅花費了1個月,生產許可證也就3天拿到手了。
當然,唐夕明也坦言,疫情對公司在馬來西亞業(yè)務最大的沖擊就是中方技術、管理人員目前尚無法親自趕赴馬來西亞工廠,合同簽署事宜等只能依靠每周的視頻會議進行,“這與見面溝通的方式有很大區(qū)別”。
目前,公司在馬來西亞參與的工程集中于雨污水分流項目。唐夕明表示,未來公司還計劃在馬來西亞投資建立大數據中心,以跟蹤在東南亞地區(qū)項目的后續(xù)以及處理設備的維保等事宜。
高端制造業(yè)、數字經濟是熱點
目前,在馬來西亞投資的中企不在少數。馬中欽州產業(yè)園、中馬關丹產業(yè)園、馬六甲皇京港臨海工業(yè)園、東海岸鐵路、南部鐵路、普騰汽車、阿里巴巴數字自貿區(qū)等旗艦合作項目均順利開展。
通信巨頭華為已深耕馬來西亞市場19年,將區(qū)域運行總部設立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利用馬來西亞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優(yōu)勢,深入接觸南太平洋(601099,股吧)國家的消費者和市場。全球最大的和最有價值的單晶硅光伏產品制造商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其子公司隆基(古晉)有限公司,就將馬來西亞的古晉定位為重要的海外生產基地。去年,公司投資了9.57億元人民幣在當地建設年產1.25GW單晶電池項目。
近年來,馬來西亞駐滬總領事館投資領事詹盛福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選擇“走出去”,把生產基地、區(qū)域總部等重要機構設在馬來西亞,電子、機械設備、化工設備、化工制品是中國企業(yè)對馬來西亞投資的重要領域。
馬來西亞投資發(fā)展局首席執(zhí)行官拿督阿茲曼·瑪穆德也在線上論壇中表示,如今,馬來西亞尤其鼓勵資本密集型、高附加值及高科技企業(yè)擴展在馬業(yè)務,包括從事自動化機器和機器人技術、航空航天、生物制藥和醫(yī)療器械、先進信息技術、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和設備等產業(yè)的公司,幫助推動馬來西亞的經濟轉型與升級。
至于火熱的服務業(yè)領域,詹盛福告訴第一財經,電商如今成為馬來西亞經濟的一個新熱點,未來也會是助力東南亞融合的關鍵要素。他鼓勵更多來自中國的電商企業(yè)在馬來西亞尋找發(fā)展機會。
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也在線上論壇表示,未來將提升中馬貿易的合作水平,支持中企對馬來西亞的高科技、清潔能源領域投資,鼓勵電商試水馬來西亞市場,擴大馬來西亞的進口棕櫚油、燕窩等馬方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盡快推動馬來西亞的菠蘿蜜輸華,“數字經濟、電子商務、5G、可再生能源投資領域合作,都是未來雙邊貿易的重點領域。”
馬政府多舉措力保經濟
為了吸引中資赴馬,馬來西亞政府還在去年新設了“中資特別通道”,目標2020年吸引總額為45億林吉特(約合76.5億元人民幣),高價值、高科技和高影響力的中資企業(yè)落地。據了解,凡通過該渠道進入馬來西亞的中國投資項目,最快可在一個月內獲得批準。
對于這一“特別通道”,丘世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通道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對馬來西亞各行業(yè)投資有興趣的各方,通過一站式服務,讓投資更為便利。
在稅務方面,林萬峰此前介紹道,在馬來西亞高附加值領域或到馬來西亞設立區(qū)域總部、制造中心的外資都能享受到稅率方面的優(yōu)待。比如,在馬來西亞投資3~5年且投資成本在3億~5億林吉特(4.8億~8億元人民幣)的制造業(yè)先進企業(yè)能享受10年免稅(所得稅);5年以上的,享受15年的免稅優(yōu)待。唐夕明表示,他們公司在馬來西亞的子公司就享受到上述的稅收優(yōu)待。
此外,11月初馬來西亞政府公布了2021年預算。這項規(guī)模3225.4億林吉特(780億美元)的支出計劃比去年提出的規(guī)模高出8.5%,加大了在社會領域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以扭轉疫情下下滑的經濟。馬來西亞財政部預計,加上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730億美元刺激措施,這些預算將幫助推動該國經濟明年增長6.5%~7.5%。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