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各國主流媒體紛紛發(fā)表報道,祝賀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埃及《金字塔報》副總編:中國共產黨百年發(fā)展經驗值得借鑒
當地時間29日,具有百年歷史的埃及《金字塔報》專版刊登文章,通過詳細介紹中國近百年的歷程及發(fā)展成就,祝賀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督鹱炙䦂蟆犯笨偩幩锟恕ぬK努提表示,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所積累的發(fā)展經驗值得借鑒。
埃及《金字塔報》副總編 塔里克·蘇努提: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所積累的發(fā)展經驗是巨大的財富。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金字塔報》也對此予以關注,并且重點報道了中國在經濟發(fā)展方面的成就,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各項政策。而且《金字塔報》還開始將這些成功經驗介紹給埃及和非洲的政治家們。
俄新社報道: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新的里程碑
俄新社發(fā)表題為《史無前例的跨越——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的觀察報道。文章稱,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人民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在2020年的疫情之年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一座新的里程碑,中國未來必將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xù)前行,并對世界進程產生更大影響。
尼泊爾農工黨黨報《工人日報》發(fā)表專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尼泊爾農工黨黨報《工人日報》6月30日發(fā)表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版,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和成就。
尼泊爾光線傳媒(300251,股吧)集團還制作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題紀錄片,詳細梳理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成就以及中尼兩國友好交往的歷史。
紀錄片還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在帶領自己國家發(fā)展的同時,始終愿意為鄰國的發(fā)展提供助力,幫助尼泊爾抗擊新冠疫情,援助尼泊爾完善醫(yī)院、學校、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尼泊爾光線傳媒集團《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紀錄片:熱烈祝賀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尼中友誼萬古長青。
阿根廷《經濟學家報》網站發(fā)表文章:意識形態(tài)與時俱進成就大黨奇跡
阿根廷《經濟學家報》網站發(fā)表了題為《走在百年道路上的中國共產黨成功的關鍵》的文章。阿根廷中國問題專家帕特里西奧·朱斯托在文章中稱,中國共產黨能夠在整個歷史上推動意識形態(tài)進化以應對每一次的需求和挑戰(zhàn),與其非凡的現實主義、務實主義、長遠眼光和精心策劃密不可分,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道路上成功的關鍵。
《贊比亞時報》報道:卓越成就歸功于中國共產黨強大執(zhí)政能力
贊比亞大學“一帶一路”聯(lián)合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桑德·恩加蘭德在贊比亞主流媒體《贊比亞時報》發(fā)表了題為《回顧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追逐中國夢取得百年成就》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也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這些卓越成就要歸功于中國共產黨強大的執(zhí)政能力,中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以及中國人民的毅力和決心。
泰國媒體人與專家高度評價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就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制的脫貧攻堅政論專題片《擺脫貧困》即將在泰國電視五臺播出。6月28日,總臺記者應邀走進泰國電視五臺演播間,與泰國嘉賓一同解讀中國脫貧攻堅經驗和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成就。
專題片《擺脫貧困》共8集,講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貧困宣戰(zhàn),使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的故事。泰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阿頌西與總臺記者共同在訪談節(jié)目中深度解讀了中國的扶貧政策及成果、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現狀、以及百年偉大成就等內容。
泰國中國問題專家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阿頌西·帕尼訕:中國的脫貧模式,中國政府幫助百姓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生活的方法非常值得關注。中國政府有明確的脫貧目標并且認真落實,送300多萬名扶貧干部下鄉(xiāng),幫助貧困戶解決貧困問題。這些都是中國特有的扶貧模式,值得世界各國學習,值得泰國學習。
泰國電視五臺臺長朗西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泰國電視五臺首次播放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系列專題片。從專題片中可以看到,中國黨和政府為脫貧攻堅事業(yè)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國的變化和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有目共睹,獲得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羨慕和欽佩。
泰國電視五臺臺長 朗西:我在專題片《擺脫貧困》中看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實施了精準的扶貧政策,從戰(zhàn)略部署、政策推行到具體方案的實施,最終得到落實。我認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人民非常幸運,有這樣深入關懷百姓,認真努力工作的領導人和各級政府工作人員。祝愿中國人民更加幸福,中國取得更大進步。
百年《新報》見證中國發(fā)展與騰飛
創(chuàng)辦于1910年10月1日的《新報》是印度尼西亞華僑創(chuàng)辦的一家報紙,也是印尼創(chuàng)辦最早的報紙之一。自創(chuàng)刊之日起,它就一直關注著中國的發(fā)展變遷。一百多年來,中國的變化翻天覆地,發(fā)展日新月異,印尼《新報》都一一記錄。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曾經擔任印尼《新報》主筆的資深編輯李卓輝接受了總臺記者的采訪。
印尼《新報》起初是周刊,用馬來文報道。隨著讀者越來越多,1911年,《新報》改為中文,是印尼華僑了解中國情況的重要渠道。
印尼《新報》前主筆 資深編輯 李卓輝:(《新報》)出版的第二年,辛亥革命就爆發(fā)了,每天出的報紙有一大半是報道中國發(fā)生的各種事件。
進入到21世紀,《新報》密切關注中國在各個領域的發(fā)展與變化。在李卓輝看來,中國在5G、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中國在脫貧方面取得的成果與經驗更是令世界驚嘆。
印尼《新報》前主筆 資深編輯 李卓輝:《新報》和其他(印尼)報紙,非常密切地關注著中國的發(fā)展。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中國)日新月異,發(fā)展非常迅速,中國成為世界的模范。扶貧政策解決貧困成為世界的典范,實現了五千年中國人的夢想。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不可能實現這些偉大的理想,實現中國夢。(總臺記者 李敏 王風華 董海濤)
(編輯 趙羽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