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8月9日訊 老馬 日本實施對韓出口管理措施至今已經過去2年時間。韓國政府以這項動搖橫跨日韓的半導體供應鏈的措施為契機而推進相關材料的國產化。不過,現階段的實際情況是,“擺脫對日依存”未能像韓國方面所主張的那樣取得進展。哪些方面發(fā)生改變,哪些沒有改變?貿易統(tǒng)計數據顯示出日韓相互依存的事實。
三星的半導體工廠有很多日本制造的設備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韓國政府7月2日舉行了原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產業(yè)成果報告會。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提出,“韓國對抗日本偷襲般的不當出口管制,走上自立的道路,即將滿2年”。
長達8分鐘的總統(tǒng)演講把減少3種半導體相關材料的對日依存稱為“成果”。
3個品類指的是半導體電路形成工序使用的氟化氫、EUV用光刻膠(感光材料)和智能手機OLED面板的保護材料氟化聚酰亞胺。這是日本政府2019年7月規(guī)定對韓出口時需要單獨審查的品類。
韓國貿易協(xié)會的統(tǒng)計顯示,來自日本的氟化氫進口額以2019年7月為轉折點而銳減,從2018年的6685萬美元減至2020年的937萬美元。日本占整體進口額的比率也從2018年的42%降至2020年的13%。
正如文在寅所言,韓國在氟化氫領域的對日依存度明顯下降。原因是日資企業(yè)Stella Chemifa和森田化學工業(yè)的對韓出口減少,大部分被三星電子出資的SoulBrain、SK Materials等韓國企業(yè)制造的氟化氫代替。
另一方面,關于EUV用光刻膠,韓國政府表示“來自比利時的進口增加,對日依存度下降”。來自比利時的光刻膠進口額以2019年7月為轉折點,增加至10倍以上。不過,其生產商是日本JSR的子公司,也就是說仍然是從日本企業(yè)采購。
來自日本的光刻膠整體的進口額2020年增加22%,增至3億2829萬美元,2021年1~6月比上年同期增長3%,保持增加趨勢。對日依存度也持續(xù)超過8成。
更加與現實顯著偏離的是氟化聚酰亞胺。韓國政府稱“采用替代材料‘極薄玻璃’,來自日本的進口事實上為零”。
極薄玻璃是三星折疊智能手機所采用的保護材料。不過,在三星近3億部的供貨量中,折疊手機為440萬部(2020年,證券公司數據),僅占逾1%,絕大多數智能手機仍采用氟化聚酰亞胺。
韓國在氟化聚酰亞胺領域的對日進口額2021年1~6月增長15%,達到4430萬美元。對日依存度也沒有明顯下降,距離“事實上為零”還很遠。此外,針對文在寅自豪地宣稱在2年里把對日依存度從31.4%降到了24.9%的“100種核心產品”,韓國以屬于“國家機密”(韓國政府相關人士)為由而并未公開具體內容。
最新評論